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8
/ 2

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议

吴洁

德州市委党校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本文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建议。

关键字: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议

基本经济制度有诸多具体经济的制度做支撑,这些具体的经济制度要不断的完善、不断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着力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前提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平等和市场国民待遇,并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一)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鼓励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交叉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大程度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有经济提出了新要求,即“要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五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是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国有经济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也体现在国有经济的效率和质量。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支柱,因此深化国企改革是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切入点。一是深化公益性国有企业改革,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比如提高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行业的服务能力。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性质的国企改革,在确保国民经济安全的前提下,让其更好地参与竞争。

(二)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平等和市场国民待遇

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平等和市场国民待遇,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不能按照同等条件到银行贷款,不能按照同等的产业条件享受国家的产业政策,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甚至要高几倍。因此,我们要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让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享受资源要素,公开公正公平参与竞争,同等享受法律保护,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包括金融要素、货币要素。完善金融、税收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好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切实让非公有制经济享受平等产权和市场国民待遇。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举措。扩大集体产权范围,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责同利。此前,集体土地只有变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入市,否则不能入市交易。集体建设性土地入市,有利于激活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集体产权范围,还要让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盘活农村的闲置宅基地,缩小城乡差距。总之,通过扩大集体产权的范围,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经济的活力。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完善分配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技术、资本、知识和管理,技术、知识的所有者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因此除资本要素外,通过技术、知识和管理获得的收入,都属于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的范围。所谓一线劳动不仅包括农民劳动、工人劳动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包括发明劳动等创造性劳动。

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的相关制度,主要就是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是一线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实现劳动报酬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完善工资协商、工资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除了做好初次分配,还要发挥好政府的再分配职能。收入再分配政策运用的好,能够调节收入差距,“调高、扩中、提低”,有助于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主要从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税收等方面入手,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有利于刺激内需、释放消费潜力,有助于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调整经济结构,以高质量发展增加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继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提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让低收入群体成为中等收入群体。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十九届四中全会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着手:

(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一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交给市场,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等有损维护市场统一的行为,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主动性,让市场高效地配置资源。二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从行政干预、资源配置、行业垄断,转向公共服务、法治管理。作有为的政府,绝不是过多的市场干预,而是准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二)健全产权保护制度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要从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对产权的保护。

一是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加强对新业态领域的商标、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保护。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编制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优化万众创新的的创新环境。加强对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电商平台保护管理标准。二是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惩戒力度。完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引入侵权惩罚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提高侵权赔偿上限。严格对侵权的行政处罚,对重点群体、关键领域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三是强化案件执行措施。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对故意侵权、重复侵权的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核心是公平,公平竞争是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前提。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让不同所有制形式能够平等进入市场,进行公平竞争。改进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市场主体退出方面,健全破产制度,实现竞争主体公平、便利地退出市场,提高要素流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恩富,张建刚.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J].求是学刊,2013,(01).

[2]关利欣.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⑴.国际经济合作,2014(06).

[3]常修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人民日报,2014-4-30.

[4]卫兴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

[5]刘国光.两个毫不动摇的当前价值——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石.人民论坛,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