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BIM 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利用 BIM 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葛宇波

浙江长兴荣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湖州 3131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效果,能够渗透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下面文章通过对BIM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对BIM技术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效率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复杂,环节众多,周期漫长,系统性和顺序性较强,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各项工程工作的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优化施工资源的调配和整合,还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速度和管理水平。

1.BIM技术概述

BIM的全称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取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放在一起就组成了BIM。Building中文的意思是建筑,Information的中文意思是信息,Modeling的中文意思是模型,所以BIM的中文意思就是建筑信息模型。BIM利用专业化的技术,把工程相关的全部信息利用3D模型展现出来,给人们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了解建筑工程本身。BIM技术对已知的建筑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步骤等,对这些已知的内容进行协调分配,克服以往平面形式的弊端,给施工人员一个立体的视野,有效地避免了理解歧义,从而减少了因图纸理解有误而导致的误工返工。BIM技术利用3D技术给施工人员展示了一个建筑模型,有利于施工人员的沟通和理解,降低了施工阻力。BIM技术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从参与到施工前的准备再到施工管理最后到施工结束的各个环节,为建筑企业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困难。BIM技术本身在建筑行业被从业人员大加推崇,不仅如此,BIM技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多个领域得到响应和支持。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加速,BIM技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得比人们想象的更快,其展现出来的优势是行业内从业人员有目共睹的,因此获得了一致好评。

2.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多方责任主体,施工过程存在相互衔接、相互参与、相互交叉的情况存在,导致各方责任主体在工作的衔接上存在相互干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情形,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的工期延误,甚至会导致出现较大的施工质量问题;第二,参与项目施工的施工责任方由于可能是一些个体或是小型施工工,其实力有限,缺乏完整的配套机制,而且技术力量不足,施工质量不规范,又缺乏相应的风险预测与质量监督,导致施工质量难以达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第三,建筑工程管理由于是多部门配合协同作业,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由于之间没有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互相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协调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3.BIM的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分析

3.1决策管理阶段的应用

决策阶段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阶段,能否保证决策阶段的管理水平,直接对建筑个工程的后续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而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有效运用,相关决策人员可根据BIM技术导入重要的信息。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类型、地形条件、地质特征等,将复杂化的工作简单化,从而对建筑工程施工相关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

3.2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中的重点阶段,设计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工程事故,所以加强设计工作的合理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设计阶段也是工程管理的重点关注阶段。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把各种项目信息输入到BIM软件中,形成一个立体的模型,设计人员通过对这个模型的观察,可以有效的发现各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工作。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包含了许多的内容,各种系统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很容易发生冲突,利用BIM技术的图像模拟功能,可以更加直观的对各种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等各个系统,各个系统的设计人员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传输合格共享,通过对同一个建筑模型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有效的避免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系统冲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个基于BIM技术的数据模型可以随时进行传输,每一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随时打开程序对其进行设计。

3.3利用BIM技术完善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会对工程管理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在改进中,施工单位可借助BIM技术模拟各使用流程,进而获得物料储备数据。首先,施工单位应参考工程造价与材料表,确定工程总用料。同时,应借助BIM技术将施工现场制作成三维图形,并依据工期规划将不同阶段的建筑进程融入平面图。二者结合后,工程现场在不同阶段的物料摆放空间将得以呈现。之后,管理部门应以不同阶段的空间变化为设计单元,规划与该单元对应的物料摆放空间。第二步,施工单位应对各单元所需用料的种类与数量进行分析,并设计物料归类与空间配比。通过这样的设计,不同时段的物料摆放空间将得以呈现,物料的存储上限将更加明确。第三步,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还原各施工单元的常规工作流程。之后,施工单位应将各种类物料配置到三维图形中。将工作流程的常规路径带入三维图形,可掌握到物料摆放对于施工进程的影响。在三维图形中作出调整,可使物料摆放的合理性得到提升。第四步,应将物料的供应信息转换为直观的供应周期,将供应周期带入三维图形,物料的增量变化将随时间轴线而改变。同时,施工单位应依据各单元施工作业的物料用量,提炼物料消耗数据。将这一数据带入三维图形,物料的减量变化也将随时间轴线而改变。同步引入施工路径后,物料变化与施工流程将随时间轴线作出不同变化。物料供应的合理性、库存量、摆放合理性均将得到体现。以此为依据,管理效率可得到提升。

3.4优化建筑质量管理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传统管理模式仍然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当前这种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往往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而BIM技术在施工管理阶段的应用,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其一,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所选择的技术规范要根据BIM技术编制合理的工作。其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诸多建筑物型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BIM模型实现有效的把控,并且能够通过BIM模型的碰撞检测来发现整个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安全因素、不合理情况。

3.5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当中设计人员把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能够实现对工程运维阶段的合理估算,从而降低运维输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承包公司降低资源损耗,提高收益。另一方面,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是BIM技术的一大优势,与互联网结合的优势体现在时效性方面,在项目完工之后出现的任何不足,承包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做出反应,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缺陷任意发展,造成更大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BIM技术逐渐成熟以及不断地推广应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会更加的深入。借助于BIM技术,通过构建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计算机三维信息数据模型,使得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相关工作流程将更加清晰、更加完善,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在成本与进度控制方面能够得到更可靠的保证,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谢韬.基于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J].商讯,2020(06):166+168.

[2]钟晓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住宅,2020,27(01):237-238.

[3]汪国辉.基于BIM的品牌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品牌研究,2020(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