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EPC项目管控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浅谈 EPC项目管控要点

李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我国在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方面还不够成熟,项目管控受到市场、人员、技术影响较大。如何实现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合理化发展是当前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结合EPC项目特点对管控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ECP;项目管理;管控要点;总承包模式

引言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承发包的方式,也是项目业主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20世纪60年代初工程总承包模式就已经诞生了,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借鉴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并逐步加以推广应用。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中,项目业主将工程项目中的各个任务以固定总价的方式承包给其他企业,这些企业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以及造价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管理和调控,最终完成项目合同中规定的项目目标。承包任务的企业还可以将总任务划分为多项小任务,依法承包给其他小型企业,这些小型企业统一受总承包商的管理,总承包商也要承担小型企业的责任。

1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是业主将建设施工的设计、采购及施工运行环节由总承包企业来全过程负责,总承包企业将按照工程合同的规定,严格监督各单位,更好地促进施工建设有序进行。严格把控施工工期,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更好地满足业主的各项需求。在这种总承包模式下,意味着业主将按照合同,对工程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对工程的材料、开工及完工时间、工期长短及设计方案等进行监督和控制。运用此种模式,在业主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不太熟悉的情况下,总承包企业也能够向业主解释相关疑惑点,这种方式可减轻业主的负担,更好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把控。

2EPC项目管控问题

2.1设计问题

在传统模式下,设计错误及设计不经济风险主要由建设单位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对设计错误及设计经济性、设计可施工性管理意识不强,甚至施工总承包人把设计错误当成增加工程造价的途径之一。而在EPC模式下,上述设计风险主要由总承包人承担,因此,设计风险成了总承包商重要的风险因素。

2.2对项目的质量和工程量的控制有待加强

在EPC总承包模式中,由于项目投资规划和总额有限,并且企业要获得理想的利润,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过中,很可能为了控制成本没有按照既定标准进行采购,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同时,监理企业是受建设企业的委托对总承包商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如果监理人员责任感不强,没有对建设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则难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2.3业主缺乏项目管理经验

业主的项目管理经验不足,在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时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总承包商来完成工作任务。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业主可以将建筑工程各个项目交由承包商来完成,这样一来,承包商就承担了项目的大部分风险。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出现的问题都由总承包商负责,与此同时,总承包商也可以将自己的专业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从而弥补业主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

2.4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较为缺乏,很多施工单位对总承包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安全责任不够重视,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施工人员大多数是农村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从根本上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违反规定和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如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同时也存在分包单位为节省人员成本,经常出现施工员“兼职”安全员的情况,甚至施工员并未受过专业的安全管理培训,缺乏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EPC项目管控要点措施

3.1提高设计的合理化

一是在工程设计中,要避免或减少设计错误,可以借助BIM设计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提高设计出图质量,避免后期变更增加工程成本。二是要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建设单位招标要求的情况下,要使设计尽量经济,同时增强设计单位的全专业设计能力,避免或减少二次深化设计,避免因二次深化设计的不确定性给成本变化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要安排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的人员参与到设计中来,确保设计做法符合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方便实施,如设计时即考虑垂直运输设备的布置,如何方便组织流水施工、穿插施工等。

3.2做好施工环节质量管理

施工环节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务必要加大力度对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管控。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对施工过程加以全面的了解,并针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研究审核,对施工人员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要求施工分包单位按照EPC总进度计划制订施工计划、材料进场计划、人员及机械配置计划。同时,根据里程碑计划倒排二级进度计划、三级进度计划,便于项目按周控制进度,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计划的微调整,保证整个项目在总目标下完成。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验收和施工安全的管理,在施工阶段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对现场进行管理,做好现场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及检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隐蔽工程需要特别注意,实施全过程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最后定期进行项目汇报会及协调会,对出现的问题及进度进行汇报和处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3强化业主风险意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建设单位合理的指令,承包人应该采纳,并按建设单位的按令执行;对于建设单位错误的指令或不合理的指令,承包人明确的予以拒绝。在接到建设单位指令后,承包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估业主的指令是否正确及合理。第一,该指令改变的原设计是否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如能满足要求,该指令是否提高了建设标准,如果提高建设标准,造成的成本、工期等增加损失建设单位是否承担;第二,该指令是否会给工程安全、质量带来隐患;会否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第三,该指令是否对顺利履约产生不利的影响;第四,该指令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当承包人判断建设单位指令不合理或错误时应该书面通知建设单位予以拒绝并阐明决绝原因,对建设单位提高建设标准的指令,如建设单位坚持实施,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3.4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应建立健全的EPC总承包安全管理体系,重视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管理运用到设计、施工及采购各个环节当中,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安全管理。EPC总承包建设单位应增强安全管理意识,重视安全管理的培训和贯彻,使每位工作人员心中牢记安全理念。与此同时,总承包管理单位应对各分包方的安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分包单位进行警示及处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使所有人员都树立安全观念,安全进行施工。

3.5工程造价管理

一般EPC项目的造价为固定总价模式或费率合同模式。在固定总价模式的前提下,务必做好成本分析这关。预算编制时,尽可能的不要工程量清单漏项,对于成本较高的部分及时与设计进行沟通并做优化。费率合同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商应及时编制项目预算,并主动做好无价材料询价工作,提交业主方审核,应该控制整体预算不超出项目概算,反馈设计进行限额设计。通过工程造价管理,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工程总承包商的盈利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细致划分承包方与业主责任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应用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方的工作效率,减少业主方的管理压力,同时提高施工的工程质量,我们需要及时与国外进行接轨,同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安洋,平滢钰.EPC总承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城镇建设,2019,(10):60.

[2]王伍仁.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执行中的风险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9,(9):61-63.

[3]张洪宇.谈市政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