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1
/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齐国凤

哈尔滨市双城区骨伤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 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左心衰以肺循环淤血和心排量降低为主,右心衰以体循环静脉淤血为主[1]。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使患者活动耐力增加,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状态,减轻水肿、提高治疗效果。现以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 年龄52~ 82岁, 平均( 62.5 ±3.5) 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 年龄54~ 81岁,平均( 64.5 ± 4.5) 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基础护理、进行健康指导等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休息与活动干预 休息是降低心脏负荷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方式和时间。长期卧床容易发生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还会降低消化功能,使肌肉萎缩应进行适当的活动,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协助翻身,进行肢体被动活动[2]。

1.2.2饮食、排便护理 给予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低钠血症,少吃咸味食品,少吃多餐。指导患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荷,甚至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变换体位,顺时针按摩腹部,或每天收缩腹部肌肉数次,必要时给予适量缓泻剂3]。

1.2.3病情观察 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每天按时测量体温、呼吸、心率、脉搏和血压。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有必要加强夜间护理。如果发现患者无法入睡、烦躁易怒、无法仰卧、呼吸急促,并伴有咳嗽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病情尚未得到控制。应给予病人半卧位和吸氧。同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按医嘱服药。

1.2.4水肿护理干预 当出现急性肺水肿时,护理应注意,协助患者采取端坐位,双腿下垂。止血带依次结扎。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4~6l/min,必要时给予50%酒精湿化氧气,氧气流量6~8l/min。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镇静、皮下注射吗啡或度冷丁。安慰患者不要紧张、恐惧,消除顾虑[4]。根据医生的建议,对患者进行了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激素治疗,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的肤色、心率、血压和意识的变化。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复发。注意观察水肿的消长,每天测量体重,准确记录进出量。如果尿量过多,可建议医生在必要时减少或停止使用利尿剂。严重水肿的患者应按时翻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1.2.5健康教育 心力衰竭的防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护理质量。教育患者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保持正确的疾病观和稳定的心理状态,避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过度、钠盐摄入过多等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药物治疗要有一致性,并注意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随意减量可使心力衰竭复发或加重;随意加药可导致药物中毒。应告知患者常用药物,特别是洋地黄的不良反应,以便患者进行自我监控。患者应定期到门诊部随访,医生应对治疗进行必要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为不满意、 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 x± s) 表示,定性资料以率( %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和 χ2 检验,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对照组患者45例,心率恢复时间(15.08±2.59)天,气喘缓解时间(6.15±0.98),水肿消失失时间(7.03±1.15)天,平均住院时间(18.55±1.82)天;

观察组患者45例,心率恢复时间(9.35±1.29)天,气喘缓解时间(3.28±0.82),水肿消失失时间(3.11±0.89)天,平均住院时间(10.55±1.15)天;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45例,非常满意 9例(20.0%),满意27例(60.0%),不满意 9例(20.0%),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45例,非常满意 16例(35.56%),满意27例(60.0%),不满意 2例(4.44%),护理满意度为95.56%;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正确治疗是改善患者症状的关键 ,住院期间临床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生活、休息、饮食、排便等细节给予护理干预,注意病情观察,对水肿患者加强护理,并健康指导,从临床细节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总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周鲜花.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07):1086-1087.

[2]王秋玲 , 李丽 , 李小义 , 等 .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观察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21):230-231.

[3]李雯, 李秀荣. 50 例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J]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20) : 4-6

[4]赵英阁.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7(1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