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室临床带教的点滴思考

/ 1

超声科室临床带教的点滴思考

李银全

泸县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10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成为了临床中重要的医学技术手段,在医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超声医学广泛应用的现象下,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学生都会到超声科室进行学习,了解超声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情况。作为超声科室医生,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对待来学习的人员需要尽心尽力的教学,对临床医生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分析解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带教体制

随着超声科室的不断发展,前来学习了解的人员也会不断地增多,各种性质的人员都会存在,因此对于临床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不同的人需要讲解不同的知识,并且相应的临床教学工作量也会明显增加。因此避免给超声科室的日常工作造成影响,建议对科室的内部成员结构和工作体制进行优化,设立教学处或则和助手,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教学工作的进行,对教学工作的进度做到实时掌控。人员的调整周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周期进行计划性的设定。从而使得在带教的过程中管理有效,教训内容完整。学生在学习时先到科室教学处报道,再领取相关的学习须知书,根据学生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时间制定适合的计划,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包括日常学习的一些事宜。

二、带教指导思想

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医生对临床带教工作存在着消极的思想,对于带教工作不予以重视,认为救人治病才是自己应该做的,因此在实际带教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有效保证。作为医生职责有很多种,其中不仅仅包括了治病救人,同时也包括了教学和科研上的内容,治病救人是医生天职,同时也是作为一名医生的根本。但是所有的优秀医生都是经过无数的学习,在大量经验的积累下才出现的,教学是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科研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医生职业整体水平进步的源泉所在。在实际的工作中,上级医生对下级医生同时具备着指导义务,因此医院需要承担培养、教学医生的重任,医生也需要认识到这一点,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医学院校的课堂教学对理论研讨有着较高的重视,但是医学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为数不多的知识难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因此还需要有效的学习实践操作。因此医生需要对临床带教加以重视给,将带教工作纳入自己每天的工作范围,用心去完成这一份工作,履行义务。

三、临床带教方式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的分析,地区超声教学的水平不尽相同,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很难在实际的带教过程中应用。因此超声教学的内容存在着单一性,并且大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超声技术的研究热情。在实际的临床教学中,医生可以通过提问这种类似方法,来进行启发性教学,有效的提升超声技术教学效果。教师在带教中,通过问题的引出,让学生去思考,根据学生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讲理论知识尽可能地应用到实际中。这一过程学生获取知识地来源主要是依靠自己地探索获取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超声科室临床教学带教内容

超声科室的临床教学在形式上与其他科室有着一定的共性,同时也有他的个性化教训内容。在培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时,更需要培养其做人之道,与人交和谐,为人正直,为病人着想,实行人道主义精神。例如在冬天病人需要进行超声检查时,对病人的皮肤要涂上耦合剂,但由于天气的原因,病人可能会受冷,特别是一些体质不是很好的病人,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可以将耦合剂进行适当的预热,减少对病人的影响。在具备了“医者仁心”的基础上,则需要专业的技能知识,在带教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一般超声科室学习的学生氛围长期和短期的。短期学生主要是以了解为主,因此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包括了超声应用适应证和超声应用价值评价,通过学习可以掌握超声检查申请单,对超声检查的优点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的结合到自己临床工作中。同时还需要对超声报告的结果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长期学习的学生则需要对超声检查有一个较深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作过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他们的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包括超声成像原理、图像内容处理等,掌握一些常见的病情图像,从而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完成检查操作,分析诊断。因此和短期的学生相比,他们需要加强时间操作,不断地锻炼和体会,总结经验,不仅仅包括了超声科室中的大量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注重了知识的实践,包括超声仪器性能掌握、设备调节、检查操作规范、进行超声诊断和鉴别等。在超声科室临床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思想上的培养,实现多方式培养,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合格的超声科医生。

结束语:

在超声科室临床带教中,医生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医院也需要合理的制定体制,保证教学工作的合理进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有效应用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现学生整体知识的契合和提升,培养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