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隐身技术在水面舰艇上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雷达隐身技术在水面舰艇上的应用分析

曹震 梁英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识别目标位置的电子装备,因其不受雨雪云雾等天气条件的限制,可以全天时、全气候以一定穿透能力探测定位目标,该一系列特点使得雷达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及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军事上作用极大。作为防空和区域作战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雷达的重要任务主要是搜索并实时对目标定位,随着雷达技术不断完善与提升,雷达在海面作战中作用巨大,水面舰艇运行过程中,极易被雷达发现,对舰艇安全影响较大。因此,在水面舰艇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多元化雷达探测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应用雷达隐身技术,设计水面舰艇隐身设计,进而降低敌方探测效率,维护各类任务有序开展。

关键词:雷达;隐身技术;舰艇;应用分析

随着科技水准不断提升,相关隐身技术研究更为深入,在不断研究过程中,雷达隐身技术得到完善,并应用于不同工作中。此种技术,主要为降低雷达的回波强度,使雷达回波减弱甚至被吸收,进而避免舰艇被飞机所识别,对雷达隐身技术进行综合性分析,此项技术,最早应用于战斗机,并在战争中取得优异成绩。随着雷达隐身技术的发展,此种技术逐渐对舰艇行驶带来严重影响。为提升舰艇作战能力,降低雷达隐身技术对舰艇带来的限制。本文研究中主要以水面舰艇为研究对象,对雷达隐身技术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将雷达隐身技术,应用于水面舰艇中,进而提升我军水上隐身与作战能力。

  1. 雷达探测功能对水面舰艇带来的重要影响

1.1末端制导雷达带来的影响

末端制导雷达因其精准度较高,多用于大规模海战中,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出适合海上作战的反舰导弹,此种反舰导弹,最早应用于1970年,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1]。反舰导弹的优秀作战能力,逐渐引起相关专家重视,在科研与创新工作中,不断创新以往方式,强化反舰导弹破坏性与杀伤力,在反舰导弹发射过程中,为提升反舰导弹应用能力,在反舰导弹中安装射频天线,在舰艇运行过程中反舰导弹射频天线密切跟踪雷达所发射的信号,有利于提升反舰导弹准确度,实现精准制导。如果末端制导雷达所发射信号受到影响、破坏或是监视,就会影响末端制导雷达精准制导工作开展。

1.2舰载搜索雷达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以往的战争,还是近代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要想获得战争胜利,势必要做好信息收集、把握与分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中掌握重要信息数据,对战争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其中,以海面战场为主,由于海战场环境相对复杂,再加上海战距离较远,为更好地接受信号完成海战任务,需要在舰艇上安装信号接受天线。对舰艇信号接受部分加以分析,该部分主要由雷达组成,雷达在舰艇中承担监视、警戒、追踪等多项工作[2],如果舰艇上的雷达探测技术,被其他作战方发现,极易被其他作战方找到准确位置,甚至成为反侦察的途径,不利于维护舰艇工作开展。

1.3预警雷达带来的影响

对于绝大部分的舰艇雷达来说,其主要应用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各项军事活动,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好信息监测工作。在预警雷达应用中,主要探寻舰艇中不易被发现的点,并在监测过程中,不断调整舰艇位置,进而实现更为严密的信号接收与发送工作。在当前的各项军事任务中,此种预警雷达定位功能基本已经实现。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国家多采用舰艇隐身技术,以此保护舰艇位置信息不被轻易暴露,不断提升预警作用,使预警作用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1. 雷达隐身技术在水面舰艇中的具体应用

2.1雷达隐身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战争中,应用多种先进技术,其中,隐身飞机不仅能做好隐蔽工作,更能辅助各项军事任务的开展,并完成军事任务目标。就隐身技术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此项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为显著的一体化防控作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随着雷达隐身技术不断完善,该技术逐渐被引入水面舰艇工作中,并得到高度重视,有利于提升水面舰艇“隐身”能力,更好地维护各项军事任务开展,提高海上作战可靠性。

2.2雷达隐身技术的具体应用

对雷达隐身技术加以分析,将此种技术应用于水面舰艇中,增加其他作战方探测难度,为己方争取宝贵时机。简单来说,雷达隐身技术开启后,能够在最短时间,改变雷达波方向,或是在运行中,吸收雷达波信号。一旦雷达波信号被吸收,其他作战方所获信号强度势必会不断降低,有利于实现雷达探测距离缩短这一目标。其次,雷达作为重要的海上装备,相关作战人员需要借助雷达来测量水面舰艇所处位置与距离,并观察雷达所传递回波强度变化,以此进行识别工作,在最短时间内,识别舰艇大小与类型。但是,对于水面舰艇本身进行分析,雷达的整体散射截面相对较小,在实际海上作战过程中。极易出现分析与判断失误问题,进而导致军事指令出错。难以在第一时间识别并判断舰艇目标,不仅会导致任务失败,更会导致严重伤亡问题,最终在海上战斗中失去主动地位。借助雷达隐身技术,能够降低此项问题带来的困扰,更好地提升舰艇作战能力,不断强化舰艇防御与抗干扰能力,充分发挥反舰导弹能力。通常来说,在舰艇运行中,需要借助多种干扰方式,不断完善雷达制导系统,进而强化雷达的干扰能力,确保雷达隐身技术在水面舰艇作战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2.3雷达隐身技术的具体应用途径

对当前雷达隐身技术应用途径加以分析,主要集中于以下两项内容。其一,为雷达的隐身外形设计,在雷达隐身设计中,需要结合舰艇实际情况,做好装备设计工作,进而降低雷达散射强度。其二,应用雷达隐身材料,通常来说,此种雷达隐身材料,具有抑制回波强度作用,不仅能吸收雷达波的能量,更能提升水面舰艇的隐藏能力。在雷达隐身技术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关注舰艇外壁形状,以内倾式为主[3],并做好一体化设计工作,在这一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外形隐身设计,更好关注隐身材料应用,将二者充分融合,才能使雷达隐身技术作用全面发挥,进而提升雷达安全高效性。

结束语:在海上战争中雷达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具备侦查、防御以及追踪等功能,更能实现水面舰艇“隐身”,避免其他作战方发现水面舰艇。但是,由于舰艇结构较大,单一雷达隐身设计难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在雷达隐身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应结合隐身材料,进而为水面舰艇运行打造安全、可靠环境,提升我军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洋,朱炜,黄丽云.水面舰艇雷达隐身技术发展与设想[J].舰船电子工程,2018,38(02):5-8.

[2]钱治强.关于水面舰艇雷达波隐身技术发展思考[J].舰船科学技术,2017,33(S1):22-25.

[3]杨德庆,常少游.舰艇外形雷达隐身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16(0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