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电力故障处置过程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浅谈在电力故障处置过程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马强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供电段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

摘要:电力设备运行中,故障处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与故障有关的各种信息在故障处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4起与故障信息有关的案例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字:铁路 电力 故障信息

一、概述

铁路供电段电力专业主要负责为行车信号、车站照明和空调、机车车辆整备、铁路各单位机关和生产场所等处供电设备的维护工作,所辖设备包括电力线路、变压器和配电装置等。在电力设备运行期间发生故障,由抢修人员按要求尽快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进行处理,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良好秩序。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对与故障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是处理故障首先要做的工作,如果该项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疏漏,很容易给后续的故障处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进而严重影响故障处理工作的开展,甚至有可能扩大故障影响范围,造成更多的损失。下面通过对实际工作中曾经出现的案例的分析,来说明故障信息收集和传递的重要性。

二、案例

1、信息传递迟缓,故障数据收集不认真。2018年1月初,陇海线某配电所“电容一”高压柜内真空断路器上盖烧损,在故障处置期间,车间调度在故障发生近40分钟后,未能将信息通知车间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故障现象,不能对故障处理提供有效指导。上级指挥中心调度接到“电容一”高压柜真空断路器故障信息后,也没有利用调度端远动复示系统,对有关故障数据进行查看和确认,也没有发现故障高压柜断路器在跳闸以后B相和C相仍显示有2安培电流,没能及时发现电容器断路器的异常情况。

2、信息传递错误。2019年2月中旬,某高铁变电所3#主变因超温保护动作,造成主变跳闸,也存在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当日该变电所共计跳闸了4次,且每次跳闸之间都有5分钟-35分钟的时间间隔,而生产调度在向有关技术部门管理人员发送故障信息时出现错误(将多次不同时跳闸合并为1件同时跳闸),造成技术部门对故障原因的误判。

3、信息传递内容不统一。2019年3月下旬,由于地方供电公司变电站电源电压波动,造成陇海线某车站行车信号出现瞬间红光带(由于短时间停电造成的信号混乱),影响铁路列车正常行车43分钟,电力工区值班人员赶到该车站运转室对“运统-46”(铁路行车组织使用的一种记录)中已经登记过的故障信息进行销记。因对新投入使用的电子版登销记程序和相关要求不清楚,电力工区值班人员分别向班组长、车间调度和供电段调度进行了报告,而班组长、车间调度向现场值班人员解释的销记程序和内容存在相互矛盾,造成电力工区值班人员多次反复的修改,延误了销记的时间。

4、信息传递梗阻。2019年3月末,京广高铁某区段,大风吹起防尘网搭挂在为高铁列车供电的接触网线路上,长度超过6米的防尘网造成变电所开关跳闸。供电工区出动3名职工进行巡视抢修,因出发前未认真检查抢修器具是否齐全,把网络对讲机遗留在值班室内充电,并且出动的3名职工当中只有1名携带了移动电话。在处理故障期间,段调度、车间领导和班组长等数人只能与这名带了移动电话的职工“单线”联系,因电话经常占线造成现场情况、倒闸作业情况及调度命令等信息无法正常传递,造成了处理时间的延误。

  1. 分析

1、思想上不重视。一是作为故障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值班人员和调度人员对故障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处理故障期间,相关人员往往是集中精神考虑怎么减小故障影响范围、怎么切除故障区段、故障会造成什么影响……等等类似问题,很容易忽略故障相关信息这个“战场情报”的收集工作,而准确、全面、详细的故障信息才是调度指挥和故障处理决策的基本要素。二是对待设备故障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对于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造成较大影响的故障信息,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三是调度人员在履行故障处理指挥职责时,由于对现场情况掌握不够全面,更多的是依靠现场车间和班组人员按流程进行处理,并按阶段收集与故障处理有关的信息,这种被动收集故障信息的工作习惯,也造成了调度人员在思想上对信息不重视的结果。

2、相关制度缺失。没有建立和健全故障信息收集的有关制度,现场实际工作当中,在故障发生时,对于故障性质的判断,往往是依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口头、电话询问,在工区值班人员和调度人员层面上,没有建立故障信息收集制度,而恰恰是这两个层面的人员在空间和时间上最接近故障,最有可能取得最有利于判断故障的信息,故障信息处理制度对于工区值班人员和调度人员在面对故障情况时,如何收集、传递、转发故障信息,如何筛选有用的故障信息,如何判断故障性质,如何尽快组织处理故障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业务能力偏弱。一是没有加强职工对新的工作内容、新的技术装备、新的规章制度的学习,造成个别职工没有掌握相应设备的操作方法和重点工作的操作流程。二是平时没有按规定开展事故演练,职工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故障处理出动时很有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四、建议

1、重视故障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工作。一是提升调度和值班人员的思想意识,逐步养成在故障处理期间,要注意观察、记录和收集与故障有关的信息,一方面在信息真实完整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故障处理预案进行处置,另一方面要为上级领导的指挥决策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依据。二是建立故障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把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数据等在内的与故障处理有关的信息内容都纳入这个管理系统当中,既可以帮助调度和值班人员理清信息收集的思路,还可以作为后续指挥决策和事后分析的依据。

2、建立和健全故障处理信息收集传递制度。一方面,要指导基层人员如何收集信息、收集哪些信息、怎样传递信息、向哪里传递信息等,另一方面就故障信息如何进行筛选、转发和进一步处理进行规范,原则是既不能一股脑把收集到的信息都转发出去,也不能根据主观判断遗漏重要信息不发,给故障处理造成影响。

3、加强职工业务能力培训。一方面,要加强职工对新投入使用的技术和系统的学习,在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工作经验方面的交流,可以组织有故障处理工作经验的职工,定期主持召开故障案例的交流讨论,通过对故障案例的剖析,结合问答和讨论的形式,不仅让职工积累了故障处理的经验,还能养成良好的信息沟通习惯。另一方面,可以不定期采取“不打招呼”的形式,开展模拟故障演练,演练科目尽可能贴近实际,通过对演练过程中信息处理的追踪,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级人员在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更好的为故障处理提供保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