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维护保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维护保养

刘军

胜利油田新海兴达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机电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除了使用年限长导致零件老化会引发故障以外,一些外部环境影响所导致的设备故障也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甚至可能引发机电设备安全事故,不利于机电设备的有效利用。选择恰当的维修和保养技术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减少企业损失。因此,运用维修和保养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维护保养;

引言

传统的判断故障的本质是分析设备的物理特性。使用的主要理论是模糊理论,主要用于进行设备的数据分析和分析设备的故障类别。在运用故障诊断技术过程当中,通过利用特征矢量、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等各式各样的方法进行诊断。当然,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通常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信号收集是否齐全、传感器可靠性是否高、电磁场干扰是否强烈以及设备自身灵敏度是否足够,此外,还取决于操作员本人。如果相关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理论不足会在整个故障诊断过程中引起一系列问题。在很多机电设备的安全事例中,无不体现了管理以及故障诊断在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中的重要性。

1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平衡各个机组的运行时间,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公司采用科学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借助某些技术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总体控制。当前的制造业主要使用机电设备,机电设备已成为当今生产制造的组成部分。使用机电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可以节省人力和企业资源,最终实现提升公司经济效率的目标。机电设备是公司的资产构成的一部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生产效率和公司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对其的管理予以重视。机电设备管理措施仍需要加强,以此有效提升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是企业所面临的持续性的挑战。机电设备的管理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任务,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和全面。设备管理要求实施的工作人员参与机电设备工作的整个过程。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在维护过程中必须遵循已制定的维护计划和规定。此外,在维修中还必须重视确保机电设备零件的质量和注意事项。

2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分析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和保养策略,需要了解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措施。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包括损坏性故障、退化型故障、失调型故障、松脱型故障以及堵塞或者渗漏故障。损坏性故障是指机电设备由于运行因素或者老化因素导致设备出现断裂、烧蚀以及变形等情况,从而导致设备运行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工作。退化型故障主要是因为日常保养工作不到位或者设备磨损等,出现了机电设备部分构件老化、磨损严重以及变质等问题而影响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失调型故障主要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控制时,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导致控制系统失调而使机电设备出现一种压力过高或者压力过低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松脱型故障是指一些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部分零件构件或者螺栓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现象,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功能发挥。堵塞或者渗漏故障是指在机电设备出现内部通道渗漏或者堵塞情况时,机电设备运行会出现很多问题。

3机电设备机械故障检测诊断技术

3.1人工检测诊断技术

在当前机电设备机械故障检测诊断中,充分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测诊断处理是比较重要的手段,该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明确机械故障类型,准确度往往可以得到较好保障,但是却容易形成较长的时间间隔,致使机械故障问题的危害加大,产生不良后果。当然,人工检测诊断方式的应用必然对于具体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较为充分的理论知识,对于各类机电设备较为了解,往往还需要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可以直接判断机械故障发生点及其原因。

3.2历史记录诊断技术

在机电设备机械故障检测诊断中,依托历史记录进行评估判断同样也是重要技术手段,可以结合相应机电设备在以往运行中出现的异常表现或者是其它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求更好辅助相关技术人员或者是智能化程序进行故障诊断。为了优化该技术应用效果,往往还需要逐步构建完善的数据库,以便提供更为理想的支持服务。

3.3原因分析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后,需要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采取相关的维修措施。一般来说,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但总体的分析技术大同小异。首先,应该做好对机电设备故障现场的故障调查,根据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和环境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其次,在完成充足的现场调查后,可以根据初步判断结果结合机电设备的运行历史数据和运行环境情况进行多种猜想分析,并且辅助以相关的检查技术完成故障诊断。如果遇到的是不可拆卸的机电设备,还需要通过红外线检测技术且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明确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

4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

4.1建立巡检制度

在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应该建立定期巡检制度。针对机电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和运行要求,定期对机电设备展开巡检工作,从而有效控制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这种巡检除了要有固定周期以外,巡检人员还需要在巡检过程中注意观察机电设备是否有变形、变色以及断裂等情况,同时通过触摸判断机电设备是否有发热现象,一旦巡检发现机电设备运行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4.2机电设备线路的改进方法

首先,根据线路作用分类,进行分类布置,将信号线和动力线分开设置,避免信号线和动力线形成交错干扰。运行过程中发现动力线经常出现故障,应标记清楚,并在选择电缆电流和电压时确保容量充足,避免出现超电流和超电压引发故障。其次,根据线路的具体应用环境和负载的电流量进行有效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加强线路绝缘效果。再次,加强线路的有效散热,根据线路的具体应用环境,设计行之有效的散热方案。对于处在封闭环境中线路,要对散热方法进行专项研究,从而设置合理的布置方案,保障线路在适宜环境中安全运行。最后,对电缆线路添加相应的防护层和保护层,选择安全、作用强的外层材料,有效防止和减轻设备的磨损问题,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4.3重视调整处理

在维护保养中要做好调整和处理。针对机电设备,除了要按照使用要求和相关标准做好锈蚀、清洗以及电源维护等工作以外,还要合理展开机电设备各个零件的调整工作。通过调整和处理,促使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注重保持机电设备的情节性,通过细节保养减少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作为众多行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设备,在工作中的运行稳定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机电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针对故障在维修上需要做好诊断和分析,从而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性解决出现的故障。在机电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要重视维护保养工作,通过建立巡检制度、调整机电设备出路以及在线监控等方式,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平稳。 参考文献

[1]范民敏.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常见故障及策略探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9):125-126.

[2]刘仪.故障诊断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应用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1):26.

[3]陈杰.机电设备故障与维修管理方法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48-50.

[4]付晓军.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石化技术,2019,26(11):198-199.

[5]徐恒伟.常见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