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影响研究

魏琴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省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56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28)。当中,试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2组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17.86%低,P<0.05。试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为(6.08±0.79)d、惊厥缓解时间为(0.86±0.12)d、体温恢复时间为(2.38±0.27)d、住院时间为(4.01±0.39)d,比对照组的(10.82±0.57)d、(2.43±0.18)d、(7.14±0.56)d、(7.23±0.57)d,P<0.05。结论: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用系统护理干预,效果好,患儿相关症状缓解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较短,建议推广。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住院时间;系统护理干预;临床症状

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当中,病毒性脑炎比较常见,以呕吐、头疼以及发热等为主症,若病情较为严重,亦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1]。因病毒性脑炎具有发病急这一特点,若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比较低,在发病后若延误了治疗,将极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进而对其未来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56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划分成2组(n=28)。当中,试验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为1-12岁,平均(5.63±1.79)岁;病程为10-70h,平均(20.86±2.73)h。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为1-12岁,平均(5.54±1.82)岁;病程为10-68h,平均(20.97±2.68)h。患儿病历信息完整,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病程与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造血系统疾病者。(2)心脏疾病者。(3)中途退出治疗者。(4)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2组都接受常规护理:遵医用药、健康宣教和病情观察等,试验组加用系统护理干预法:(1)确保病房卫生清洁,根据天气状况合理调整病房温湿度,按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加强空气消毒力度,预防院内感染。若室内光线较强,可增设遮光帘,以免影响患儿休息。为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可在病房内摆放鲜花亦或者是绿色盆栽,使患儿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2)主动与患儿沟通,利用带有激励性色彩的语言关心患儿。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儿的恐惧与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陪患儿玩游戏,为患儿讲故事,或者播放患儿喜欢的儿歌,以帮助患儿减轻心理压力,使患儿能够更加主动的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做好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及时告知家长患儿的病情及治疗情况等,尽可能的消除家长的焦虑和担忧感,以取得其积极配合,减少护理纠纷发生风险。(3)视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嘱家长尽量选择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对患儿进行喂食,可适当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量,避免禁食生冷、刺激与辛辣的食物。(4)每隔2h协助患儿翻身1次,减少褥疮发生风险。对患儿进行排痰护理,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几率。加强对患儿的口腔和眼部进行清洁的力度,避免发生角膜损伤亦或者是角膜炎等并发症。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详细告知患儿及家长,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做适量的站立、抬头、行走以及翻身等训练。另外,还要加强对患儿进行语言功能训练的力度。

1.4 评价指标

记录2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惊厥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经综合分析后作出比较。

统计2组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等)的发生者例数,便于后期的分析、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20.0软件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5f3a076008246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且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

试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惊厥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表 (d)

组别

例数

意识障碍恢复时间

惊厥缓解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试验组

28

6.08±0.79

0.86±0.12

2.38±0.27

4.01±0.39

对照组

28

10.82±0.57

2.43±0.18

7.14±0.56

7.23±0.57

t

4.6513

4.1179

5.8216

4.663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分析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17.86%低,P<0.05。如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表 [n,(%)]

组别

例数

褥疮

角膜炎

坠积性肺炎

发生率

试验组

28

0(0.0)

0(0.0)

0(0.0)

0.0

对照组

28

3(10.71)

1(3.57)

1(3.57)

17.86

X2

5.6924

P

0.0188

3 讨论

临床上,小儿病毒性脑炎十分常见,且容易致人残疾,危害性非常大[3]。系统护理干预为比较新兴的一种护理方式,能够根据患儿的实际需求,从并发症预防、环境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入手,对患儿施以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助于促进其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4]。通过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指导患儿做适量的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其机体抵抗力,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此研究中,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惊厥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

综上,选择系统护理干预法,并将之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利于患儿相关症状的缓解,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玉华.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74-275.

[2]高秀香.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8,(15):137.

[3]谷利凤.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5):1435-1436.

[4]刘佳.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4):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