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2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陈国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 :近年来,微表情分析技术逐渐渗透侦查领域。针对侦查讯问领域,许多微表情和讯问学交叉的科研者提出诸多微表情在讯问工作的运用理论。本文以FACS为蓝本的微表情形态研究为起点,逐步落实到侦查讯问本身:论述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为微表情分析技术的发展提出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 :微表情;情绪归属;微表情与讯问

  1. 以FACS为蓝本的微表情形态研究

Pual Ekman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微表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学家。他在微表情界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FACS(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脸部行为编码系统。这套系统把人类的面部表情进行了详细地拆分。同时提出“面部动作组合”的概念,把人脸部上的动作行为数量化、单位化和标准化:比如皱一下眉是一个动作组合;皱一下眉的同时还提了上嘴唇是两个动作组合;在这基础上再有眨眼那就是三个动作的组合。根据这种研究思路,每一个面部的运动组合起来会有上万种可能性。

目前,无论在微表情界、心理学界、法学或者侦查学界,都以Ekman的脸部行为模型为蓝本。侦查学界的具体应用,无非是将Ekman的分析模式和分析理论与侦查学知识相关联。

缘何Ekman的微表情研究能掀起诸多学界变革?缘何该理论研究能站得住脚并经受住科学的打磨呢?

首先,“微表情”研究结论适用性较广。人类无论在哪个领域活动都会带着各自的情绪。当一个人的情绪外在表现为微表情,我们就可以通过微表情学研究这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以FACS为代表的Ekman著名理论研究站在一个稳固的生物学理论根基上。微表情理论研究本身不具有理论基础,但借助高度发达的生物学理论,微表情研究也能站稳脚步。Ekman结合生物进化论,提出“天性生理理论”:每一个表情都不是后天学会的,它们都是进化留存下来的本领。人类本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产物,除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功能,人类和一般的哺乳动物几乎毫无差别。人类与动物在微表情上的差别在于:人可以迅速控制情绪的外在表现而动物不能。然而,即使人类对情绪的外在表现有超强的控制力也无法抑制本能的冲动。Ekman正是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时间对微表情进行捕捉与研究,将每种微表情归属于某类特定的情绪,从而读懂人们的内心。在这个基础上,Ekman的微表情研究站在了绝对的理论高度,以至于到现在无人能打破他的研究论断。

  1.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中的应用价值

侦查实践表明,犯罪嫌疑人在每次讯问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的微表情。讯问人员通过犯罪嫌疑人的脸部特征入手,以微表情为突破口,能够推导讯问对象的内心,从而有侧重地获取犯罪口供。实践中,如果讯问人员掌握微表情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讯问对象的微表情进行准确的情绪归属,势必能增加博弈的胜算,同时能提高侦查效率。

  1. 测谎价值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中具备良好的测谎价值。这里需要铺垫一个“基线理论”作为论证基础。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想用微表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谎,首先要“定基线”,这里的基线必须以讯问对象的习惯为标准。举一个抖腿的例子。生活中有人在自然状态下习惯性抖腿,而有人在自然状态下不抖腿。自然状态下的抖腿与否便成为基线的标准。如果讯问对象在坐到位置上的那一刻便开始抖腿,我们的基线应当定为“习惯性抖腿”;反之,应当定“不抖腿”。当我们在讯问一个“习惯性抖腿”的犯罪嫌疑人时,如果突然向他抛出某个问题,导致他停下抖腿动作,那这个时候应当引起讯问人员的注意。“习惯性抖腿”的人突然停下抖腿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此时他内心体现为注意力集中,外部体现为肌肉紧缩。这种不自然的表现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接下来他所言所述撒谎的可能性非常高。

在“定基线”的基础上,我们回归微表情的运用。讯问工作中,判断讯问对象说谎的标准是:言语和表情的矛盾。语言由人类的大脑皮层控制,是人类进化产生的高级功能。而微表情由人类大脑中更原始的结构管理,本性的冲动只能被压抑但是不会完全消失。如果讯问人员能够抓住这一瞬间的微表情,对微表情作准确的情绪归属,就能摸清讯问对象此时此刻最真实的内心。然后,我们再分析讯问对象的言语,分析言语中的情感导向。最后,比较微表情和言语各自得出的情绪结论是否有差异。如果犯罪嫌疑人言语上表现得很坦然,但微表情告诉我们他内心其实很恐惧,那犯罪嫌疑人说的这段话就极可能1是谎言。

  1. 嫌疑程度分析价值

基于诉讼法律和诉讼制度的发展,无罪推定的侦查倾向深入司法工作人员的内心。首先我们推定讯问对象无罪,然后我们再逐步通过侦查讯问不断扩大他的嫌疑程度,从而接近犯罪事实。而微表情分析可以作为嫌疑程度的砝码。如果我们通过嫌疑人微表情和言语矛盾证实他曾多次说谎,那可以加重此讯问对象的嫌疑比重,当一个人的嫌疑比重非常高时,我们可以集中侦查力量重点从此人入手——在这个层面也能有效整合侦查资源。反之,当我们对一个嫌疑人进行微表情和言语分析,经过多次讯问都没发现任何矛盾之处,这时可以减轻该对象的犯罪嫌疑,甚至根据“疑罪从无”原则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在这个层面也是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

  1. 口供可信度辨别价值

这和测谎功能本质上无差别,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测谎价值侧重讯问对象到底有没有说谎,而口供可信度价值侧重对所得口供的采纳程度。测谎价值内在涵盖口供可行度辨别价值,而口供可信度辨别价值是测谎价值的具体体现。

  1. 审讯心理博弈价值

一旦侦查人员通过微表情分析技术掌握讯问对象的内心活动,便可以在讯问博弈中掌握主动优势。当讯问人员面对习惯性说谎的犯罪嫌疑人时,可以通过直接戳穿的方法回击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多次当面刺破讯问对象的谎言,相当于警告他:“你再多的谎言迟早都会被我识破”,这能从心理上压制对方,从而形成一种讯问威严。侦查人员的讯问威严一旦形成,则标志着审讯心理博弈的胜利,这场对抗中他必将牢牢掌握主动权。

  1. 微表情分析技术之前瞻性应用与发展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许多案件的突破口正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微表情。如今越来越多的讯问人员尝试在审讯工作中运用微表情分析技术。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办案技术,其理论构架还有待发展,时代对微表情分析技术仍有更高的要求。微表情分析技术应当如何在讯问领域的产生突破性发展效果?

  1. 微表情数据库之建立

这是大数据思维在微表情领域的适用。公安工作者对微表情数据库的建立,首先可以作为人工智能微表情分析技术的学习样本。其次,通过对微表情数据化处理,总结讯问工作中微表情的一般性规律,形成讯问领域独特的“微表情”研究,不仅可以指导日后的讯问工作,还可以作为微表情教材提升办案人员的水平。

  1. 人工智能微表情检测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具有比人类意识更精准的搜索功能。对于微表情观测与分析这项工作,讯问人员作为人类受制于多种因素,比如讯问人员的视力好坏、注意力集中与否。而人工智能可以持续不间断、精准地识别与分析微表情,并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深度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准确率。无论是出于办案精确性的要求,还是能够提高侦查效率,人工智能微表情检测技术的建设是未来讯问工作的发展趋势。

  1. 微表情技术下的讯问设备完善

为了把握讯问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我们需要借助机器设备的精准性来帮助讯问人员完成工作。现在的抓拍设备普遍能达到60帧/秒(也就是一秒钟60张照片),平均每张照片可以捕捉1/60秒。而微表情最快的速度大约是1/25秒——这比抓拍机的抓拍速度慢得多,因此在速度上微表情绝对“跑”不过抓拍机。那在清晰度上呢?人类目前的照相机最高像素是4.7亿像素。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脸部上任何一个毛孔都可以拍得一清二楚!

人类拥有如此快的抓拍机和如此高清的照相机。一旦这两个设备结合,任何一个讯问对象的微表情都将难逃法眼。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讯问室的仪器设备能够达到这种水平。不过笔者相信,随着侦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微表情分析技术一定会倒逼讯问仪器与设备的不断完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