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 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4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 的临床分析

谢盛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 广东电白 525400

【摘要目的 将脑梗死患者临床中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整体效果进行主要分析。 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有脑梗死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采用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中无效治疗患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试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且两组患者随访一个月后,试验组的随访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既可以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生活自理能力

Clinical analysis of soft capsule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cerebral infarction

Xie She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anba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5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verall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oll of dice method. Forty-eight patients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s were taken as the routine group and 48 patients treated with edaravone we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11 ineffective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7.08%.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2 ineffective patients,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5.83%. After one month's follow-up of the two groups, the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relevant data of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

[Keywords]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edaravone; cerebral infarction;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Contrast; Self-care ability

脑梗死疾病属于我院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表明,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大脑血液供应不足或者供应有障碍导致而成,这种情况可以使患者脑组织中出现缺氧的情况,直接导致脑部供血部位坏死严重损伤到患者的神经系统[1]。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风、呕吐甚至少数会出现偏瘫现象,如果不给予及时的对症治疗和病情控制,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2]。近年来,虽然医学治疗手段逐渐加强,但是因脑梗死致残甚至死亡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方面也一直在寻找彻底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治疗方案[3],本文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中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整体效果进行主要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以下为主要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

将本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有脑梗死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掷骰子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8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5:3;患者的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5岁和77岁,年龄均值为(60.1±3.5)岁;患者的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病程时间分别为3天和1天,病程时间均值为(1.85±0.98)天;患者的大小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0.12kg/m和18.25kg/m,体质量均值为(23.71±1.94)kg/m;主要包括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16例,专科学历患者20例,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12例;试验组48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7:5;患者的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44岁和77岁,年龄均值为(62.0±3.2)岁;患者的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病程时间分别为3天和1天,病程时间均值为(1.98±0.22)天;患者的大小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0.55kg/m和18.28kg/m,体质量均值为(23.71±1.58)kg/m;主要包括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18例,专科学历患者20例,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并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可进行有效对比。

纳入指标:(1)经本院相关辅助检查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对于“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4];(2)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且病史资料不全,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3)无语言障碍,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4)排除患有出血性脑梗死疾病,以及心肺功能障碍及重度肾功能衰竭的患者;(5)对于此次研究分析已经进行进行签字确认且中途未出现退出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1.2.1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由本院相关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g*24s)空腹口服,一次两粒(0.2g),一日三次,需要连续治疗20天,或遵医嘱。

1.2.2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由本院相关医护人员给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生产企业: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规格:30mg)联合治疗,一次30mg,每日2次,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需要连续治疗20天,或遵医嘱。

1.3评价标准

  1. 总有效治疗率=(显效治疗+有效治疗)/总例数*100%: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对于“脑梗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如果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病状消失,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5]显示评分减少90%,则表示患者显效治疗;如果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病症基本消失,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6]显示评分减少在40%-89%之间,则表示患者为有效治疗;如果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显示评分减少在39%及以下,则表示患者为无效治疗。

(2)对患者随访一个月以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MMSE量表[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指数[8])和生活质量总评分(SF-36)[9]进行观察记录,并给予有效的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进行数据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单位表示,组间采用x2值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进行表示,组间采用t值检验差异性, 检测值P<0.05,则表示两组患者的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常规组中无效治疗患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试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77.08%)相比试验组(95.83%)较低,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48

19

18

11

37(77.08)

试验组

48

21

25

2

46(95.83)

X2

-

-

-

-

7.207

P

-

-

-

-

0.007

2.2 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比较

随访一个月以后,试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比较[`x±s]

组别

例数

精神状态(分)

Bl指数(分)

生活质量总评分(分)

常规组

48

22.5±1.7

48.5±4.6

64.5±6.5

试验组

48

24.8±2.3

56.1±6.0

73.8±8.2

t

-

5.086

16.738

14.441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提高,致使该疾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在不断上升[10]。临床上将该疾病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现象,其主要发病原因主要与一些其他病症相联系[11],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如果不给予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2]

脑梗死疾病属于一种漫长的治疗过程,丁苯酞软胶囊作为常规治疗药物,可以抑制患者的血栓素 A2形成[13],从而整体促进前列腺素(PGI2),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及完整性;但是,单一使用会使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14],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效果,即:常规组中无效治疗患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试验组中无效治疗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77.08%)相比试验组(95.83%)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依达拉奉属于一种羟自由基清除剂,其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对患者的脂蛋白氧化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可以防止患者的半暗带血流减少[15-17], 增加 N-乙酰门冬氨酸(NAA)。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随访后的整体效果也比较满意[18]。本次实验结果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一段时间的随访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说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来说,不仅需要整体提高治疗效果,还需要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9];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极大的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20]

参考文献

[1] 张琦.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轻中度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9):2677-2680.

[2] 张海军, ZhangHai-jun.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 14(7):20-22.

[3] 苏晓丽, 马伟晔, 薛永俊, 等. 循证护理联合丁苯酞及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 2019, 41(14):2237-2240.

[4] 贾蕾, 王娟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 2017, 2(26):14-15.

[5] 李英华.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5):723-725.

[6] 赵丽华, 洪肖.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26(9):1114-1118.

[7] 申宝芹.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TXA2、PGI2水平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2):1839-1841.

[8] 张昕. 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7):88-89.

[9] 张小波.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7):1200-1204.

[10] 时婧,左瑞菊,韩永杰,王占强,王宁宁.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与炎症反应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12):1297-1299.

[11]蒙壮声.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8,39(07):1326-1328.

[12] 麻友兵,高英玲,郭敏,刘洋.丁苯酞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1):34-35.

[13] 张自恭.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9,35(10):120-121.

[14] 岳晨艳.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1):133-135.

[15] 沈立.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202.

[16] 陈霞,潘浩,江文婷.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效果[J].蛇志,2019,31(02):204-206.

[17]黄玲.丁苯肽软胶囊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215-217.

[18]马星宇,关研.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64-65.

[19]唐艳艳.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6):97-99.

[20]罗家华.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9,39(06):80-82.

作者简介:谢盛,男,197112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电白;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研究;职称: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职务:教学秘书;单位名称: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单位资质:三级综合医院,邮编:525400;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