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关于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反思

谢芳

湖南城建检测有限公司 410219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规模已经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道路与桥梁的工程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了许多的事故,同时这与人们的生命安全直接联系在一起,因此其质量方面的问题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本文将对道路与桥梁的现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反思

一、道路与桥梁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道路与桥梁的工程质量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就是沿海地区,道路与桥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由于经济的支撑,其工程质量有所保障。与之相反的是在经济落后的地方,也就是西部地区,其发展速度比较慢,工程质量也赶不上发达地区。虽然我国现如今正在快速发展,各方面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都在不断的上升,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条件的限制,因此其工程质量还是赶不上发达地区。在后续的发展中,我国应该将重点放在西部地区的桥梁质量建设上,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增强桥梁的承受力以及耐久性。除此之外,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整体不够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工程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难度较大。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与其他的工程建设相比难度更大,主要是由于工程与桥梁的建设是在室外进行,长期受到烈日的暴晒与雨水的冲击。同时由于城市的人口比较多,因此交通量比较大,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其承重量,并且施工工期比较短,在较短的工期中如何保证其质量是一个难题[1]。除此之外,道路与桥梁的工程质量直接关乎到了居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重视其质量问题。

(二)施工项目复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施工前期的策划、施工过程、施工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后期的养护。在这三个大的环节中又包括了许多小的项目,比如施工前期的策划就包括了画图纸、场地的勘测以及施工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仪器设备的检修等,施工完成后不仅要进行验收,同时还要定时的对其进行养护,在这个过程中又囊括了各种各样小的环节。因此从施工整体来看,道路与桥梁的建设非常的复杂,项目繁多。

(三)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道路与桥梁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不会注意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的解决。同时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是操作不熟练而导致工程出现隐患,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发生事故,从而造成经济的损失与人员的伤亡[2]。因此从整体来看施工人员的素质需要进行提高,从而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三、影响质量的因素

(一)数据分析。在进行施工之前,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首先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数据的勘测,同时还要收集相应的温度气候的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减少突发情况带来的损失。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及时定期的进行数据的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预测出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或者是提前预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及时的想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保障工程的质量。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并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施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聘请相应的技术人员,而不能够任意选择人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从而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的损失。

(二)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对场地进行勘测,确保工程不会对周边居民以及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还要预防由于工程建设导致地质发生变化。在勘测完之后,需要对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但是施工方案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城市的发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工程的沉重程度以及做好相应的预备方案,以防意外发生时没有预备方案而造成更大的损失[3]

(二)设计蓝图。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施工是有一定的依据的,而这个依据就是准备阶段设计的蓝图。蓝图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进行施工的依据,也是工程质量的保障。一旦敲定了蓝图就不能随意的进行更改,除非发生突发情况需要施工人员进行集体的商量,才能够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蓝图对于世冠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除此之外,蓝图也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施工完成后的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的工作,这一时期也是问题发生较多的阶段。某些施工单位为了顺利的完成验收工作,而收买相应的验收人员,从而保障工程能够顺利的验收完成。但这是不正确的,验收阶段能够检测出工程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一旦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验收完成后,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从而对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相关单位以及验收人员必须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同时政府也应当派遣相关人员一同参与到验收中,直到验收工作顺利完成后,才能够准许投入使用。

四、提高工程质量的相关策略

(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直接关乎到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因此必须重视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前的勘测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案的制定,及时的定期的检查相应的仪器设备,以防由于设备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并且还要做好混凝土混合比例的检测,找到合适的混合比例,才能够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实施,不会埋下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可以通过荷载板进行实验,并且还要对钢筋的加工进行检测,避免由于钢筋存在问题而埋下安全隐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桥梁的位置以及标高进行及时的检测,并不是在施工前检测完了就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也要随时的注意这一问题。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对桥梁与道路的荷载进行实验,从而观察桥梁是否能够承载足够的重量以及它所能够承受的重量是多少,避免在投入使用后超过桥梁应当承受的重量而发生事故。同时也要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及时恰当的养护,能够延长道路与桥梁的寿命,同时还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

(二)提供施工人员整体的素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他们素质较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够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相应的注意事项,具备一定的安全自保能力。除此之外可以适当的在施工人员中营造和谐的氛围,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富贵,当前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监控建设监理[J].科技创新导刊2016(07):100-102

[2]康万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7):90-92

[3]张中军.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