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4
/ 2

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研究

李新

新疆宜商恒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 831100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涌现,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滑模法与爬模法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施工技术,能否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两项技术将会关系到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为此,下文将对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滑模法;爬模法;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滑模法施工技术

1.1滑模法施工原理

高层建筑滑模法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具有一定高度筒形结构建筑物施工当中,建筑模板随着系统安装的提升架、滑槽等工具使混凝土随着建筑柱子的高度上升而不断上升浇筑工作的一种施工技术。滑模法施工技术最早施工用于高桥墩建筑,它的工艺原理主要是通过滑模结构(一般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提升系统和垂直运输设备等几个部分组成)来完成施工过程,用预先埋置于塔身混凝土结构中的支承杆(钢管)作为整个滑升模板施工载荷承接点,利用千斤顶和提升架加以转接,通过液压提升系统将具备规定强度的混凝土用模板装置沿着支承杆不断上行定位浇筑,不断循环工作直至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滑模法施工技术由于模板损耗低、施工速度快,对现场堆放条件要求不高,因此非常适合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主要使用低流动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且要求施工作业面外形单一、断面变化少、无局部突出物或者预埋件等造成作业面凹凸不平,从而影响混凝土连续性、表面光滑性等。但总体来说滑模法施工技术降低材料消耗、施工速度快、混凝土施工连续性好效果佳、施工安全性较高等优势让其得到广泛应用。

1.2滑模法施工技术

滑模法施工工作系统复杂,滑模装置由模板系统、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等组成,主要操作由脚手架、支撑杆、提升架、千斤顶、液压控制台、液压动力泵站等部件共同作用完成,实际操作中一般分初始上升、正常滑升、结尾上升等3个方面流程。

初始上升阶段,首先要对混凝土浇筑做一个滑模上升测试操作。利用5cm千斤顶推动混凝土模型上升至5米,看混凝土是否有塌落之类不牢靠现象以及是否存在混凝土和模板过粘阻碍滑升,影响滑升工作质量等问题存在。只有在用手指在混凝土结构上按压或者用指甲划过进行检测,能够在混凝土结构上留下清晰痕印但不粘手就可以表明可以进行初升。初升过程需要将模板提升15厘米到20厘米的高度,进而对整个模板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

正常滑升阶段,首先必须保证模板滑升速度缓慢于浇筑混凝土速度,只有等到浇筑混凝土结构和滑升模板上边缘之间的距离有10厘米时,才能将模板滑升速度变为之前正常的速度。每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就滑升一层模板,在正常滑升模板时长要进行严格控制,相邻两次操作间隔时间不能多于1小时。正常滑升阶段主要靠千斤顶作用,为保证施工质量,在严格控制好时间同时必须注意千斤顶的实际同步状态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出现偏差时科学调整二者之间存在的偏差,以便滑升施工正常。

结尾上升阶段,首先要减慢模板滑升的速度,从而保证在最后建筑时混凝土的稳定性,保证浇筑工作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应当对模板保持继续滑升操作,直到滑升模板和混凝土完全相脱离,这样整个滑升工作才算完全结束。

2高层建筑爬模法施工技术

2.1爬模法施工原理

爬模法施工技术在国外也叫跳模,它由爬架、爬升模板和爬升导轨等三部分组成,主要原理是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爬架和爬升导轨实现并不相互连接的交替顶升运动。爬模不需要起重机械的调运作用,对比滑模的连贯性,它在浇筑施工时模板和浇筑混凝凝土之间是没有相对运动的,都是先浇筑一段模板提升爬架后再安装下一段模板,上一段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才能拆除模板。在爬模架工作中,爬模架、导轨支撑于埋件支座上。退出爬升模板后,需要安装埋件支座和受力螺旋在退模前留下的附墙件上,同时要控制和调整导轨,如导轨上升到埋件支座就需调整,并在下平台时清除附墙件上未掩盖之物,保证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在派生过程中,保证导轨在爬模架拉结全部都能接触的前提下保持原有速度不变。爬模只用一个液压滑动模板就完成一次组装,爬升过程中不用再搭设脚手架、支模、拆模和运输等,混凝土保持连续浇筑,因此施工速度快可避免施工缝,它能节省大量建筑耗材如模板和脚手材料,减少劳动力和劳动强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能等优点。

2.2爬模法施工技术

爬模法施工技术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液压油缸爬模、穿心千斤顶爬模、大行程油缸爬模、电动爬模、吊爬模等等。

2.2.1液压油缸爬模法

主要由液压动力系统、爬升机械系统、模板系统、设备操作架、操作平台系统等部分组成,施工流程首先是混凝土浇筑,然后是对混凝土的养护,再对上层钢筋进行绑扎,安装门窗洞口的模板,然后再对锥形承接头和承载螺栓套管进行预埋,检查验收后进行脱模,再安装挂钩接座,然后进行导轨和爬架爬升,进行合模和紧固螺栓,如此为一个程序,并以再循环此程序开展施工到工作完成为止。油缸爬模法主要作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工程,如高层剪力结构建筑、塔楼等。油缸爬模法爬吊方式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主要有内爬内吊、外爬外吊、内爬外吊、外爬内吊等等,模板则有吊杆滑轮合模、水平油缸等组成,脱模由脱模机完成,爬模一般从建筑物第三层结构开始组装,从六-七层开始楼板施工、液压设备、爬模装置和模板都能反复利用,因此爬模技术能节约耗材,减少现场材料堆放面积,节约了施工成本。

2.2.2穿心千斤顶爬模法

主要由穿心千斤顶、支撑杆、大模板、横梁、操作平台等构件组成,工作程序大致和液压油缸爬模法相似,一般首先是混凝土浇筑,然后是对混凝土的养护,再对上层钢筋进行绑扎,安装门窗洞口的模板,然后再对锥形承接头和承载螺栓套管进行预埋,检查验收后进行脱模,再安装挂钩接座,然后进行导轨和爬架爬升,进行合模和紧固螺栓,如此再循环此程序施工到工作完成。穿心千斤顶爬模施工技术对内外墙体、柱子等方面建筑部分的施工具有较好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一层墙的爬升完成一层楼板浇筑,这样的工作结构完整性可以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对于滞后的施工楼板具有很好的调整满足作用,从而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效率。

2.2.3大行程油缸爬模法

主要应用于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工程施工中,因为其属于高科技类型施工技术,主要靠计算机来编程和操作相关施工系统。它的控制系统较复杂,由压力传感器、集中控制台、开度仪和数据线等共同组成,由动力系统(双向液压大行程油缸、支承大梁端部小油缸和整套液压油路系统)来协助完成操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与施工需求来有效运用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家瑜.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施工,2016,06:222-223.

[2]张明.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6:137-138.

[3]穆新盈, 朱立军, 吴建亮. 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运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6, 000(005):155.

[4]吕先林. 爬模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1):180-181.

[5]张号. 谈滑模施工法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科学与财富, 2017(11).

[6]林国政. 对超高层建筑及其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 (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