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经足背浅静脉顺流溶栓方法在下肢DV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8
/ 1
摘要目的比较3种经足背静脉顺流溶栓方法在治疗下肢DVT中的应用效果及舒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20例下肢DVT患者资料,分为无干预组(对照组)、硅胶止血带组(试验组Ⅰ)和肢体压力带组(试验组Ⅱ)各40例。3组每日溶栓药物相同。对照组未实施其他干预;试验组Ⅰ在患肢内踝骨性标志上方15 cm处结扎止血带,经下肢静脉造影确定浅静脉血流完全阻止,深静脉内血流充分显影;试验组Ⅱ在患肢内踝骨性标志上方15 cm处使用肢体压力带,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浅静脉完全阻止、深静脉充分显影时的最佳气囊充气压力值。2个试验组在同一部位结扎(止血带)或充气(肢体压力带)时间为15 min,放松时间为15 min,不间断轮换交替进行。比较3组患者的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及患肢舒适度。结果试验组Ⅱ患者的患肢消肿率为(83.40±8.91)%、血管通畅率为(86.25±20.61)%,均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67、4.675;P<0.05);治疗后10 d试验组Ⅱ患者的血栓清除率为(96.50±2.78)%,对照组为(83.38±3.77)%,试验组Ⅰ为(87.13±2.7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19,P<0.01)。试验组Ⅱ患者的患肢舒适度为87.5%(35/40),试验组Ⅰ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56,P<0.01)。结论经足背顺流溶栓治疗下肢DVT中,使用定时、定压的肢体压力带阻止浅静脉血流可获得更好的溶栓疗效,且患者舒适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