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中医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研究进展

王征

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由于人体骨骼中钙的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流失,老年群体合并骨质疏松症情况较为多见,导致其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老年患者骨折发生后,不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目前病死率可高达11%。

【关键词】中医药;老年群体;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症(OP)属于临床老年患者常见疾病,其主要指机体骨量降低、骨小梁减少以及骨皮质变薄而导致骨脆性增加,且容易并发疼痛及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1]。本病以疼痛、脊柱变形、骨折为常见表现,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POP)属于OP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发生的病理性骨折,以老年群体较为多见,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社会对本病的关注也逐渐广泛[2]。POP可呈多发性、隐秘性及渐进性,但临床患者缺乏深刻认知,往往骨折后病情难以逆转,进而给个人、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对近年来临床针对POP采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相关研究展开叙述,为今后临床医师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中药治疗方案

1.1单味药材

中医药在近些年通过理论与临床实践开展大量工作,并不断深入开展药物实验相关研究,对于单味中医药材用于POP治疗的相关药理机制获得一定进展。植物雌激素(PE)属于一种植物来源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甾体类、香豆素类等类化合物),其结构与人体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相似。有研究发现,PE能够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从而对基因转录起到调控作用,并对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动态平衡进行维持,从而使因机体雌激素减少而引发的OP症状改善。有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总黄酮能够将MAPK、BMP/Smad、Wnt/β-catenin以及NO信号途径激活,不但可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分化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促使成骨细胞功能提高,还能够对成熟破骨细胞的活性形成抑制。补骨脂素属于香豆类PE,其能够通过将成骨细胞内Bid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达到改善OP的目的。还有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观察到,淫羊藿苷对老年大鼠具有加快其POP愈合速度的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淫羊藿苷可使雌激素受体α、β蛋白及骨保护素的表达上调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其能够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 B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强弱可能为OP的发病机制之一。鹿茸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BMSCs增殖可起到促进作用。

1.2中药制剂

1.2.1补益肝肾制剂

肾藏精而主骨,骨质疏松骨折主要由于机体肝肾精血不足(主要是肾精亏损)、气血阴阳交损,再加上风寒湿邪侵袭,造成淤血阻滞,骨失所养最终导致疏松变形,进而可于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根据田杰祥等人[3]报告显示,补肾抗风湿中药运用于RA继发骨质疏松病人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其中秦艽发挥的缓解骨痹症状及骨破坏程度作用,可有效提升病人骨密度值;青风藤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当归补血与活血、黄芪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淤血阻滞情况,从而消除关节肿胀症状,缓解关节压痛现象。

1.2.2补肾活血制剂

中医认为气血属于人体一切组织器官开展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若瘀血蓄于体内、壅扼气机,导致正气受损,就会对脏腑的气化功能造成影响,使脏器愈衰、又有瘀血聚积,形成恶性循环[4]。现代研究表明,血瘀会引起机体微循环障碍,对骨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形成阻碍,导致营养成分无法通过哈佛氏系统,进而造成骨细胞生长不利、骨骼发生退化,最终出现骨质疏松情况[5]。孔祥锋[6]等人研究中,在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补肾活血方剂予以进一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疗效突出(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23%)。

2.针灸

2.1单纯针灸

针灸疗法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合理应用,主要优势包括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费用低且远期疗效较佳。其针刺穴位后主要起到健脾、补肾、调肝及活血的整体调节作用。刘志刚、秦琳、张挥武[7]等人研究中指出,温针灸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 81.40%,其疗效可能与调节BMD及血钙水平有关。

2.2针药结合

国郑[8]报告中观察到,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联合运用针灸与中药外敷,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以及疼痛评分均优于传统组,说明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促使患者对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提高,有效减轻疼痛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伤害,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泽福,温玉华,唐凤荣, 等.中药红景天配合维生素D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9):2304-2306.

[2]姚立彬,李百占,张立强, 等.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2):282-283.

[3]田杰祥,刘海涛,王钢等.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11):1502-1505.赵海玲,周宗波,李建强, 等.

[4]林松青,王彬,周洁, 等.补肾活血中药促成骨增殖靶效应抗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8):1443-1446.

[5]加味补肾活血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8):95-100.

[6]孔祥锋.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8):90-92.

[7]刘志刚,秦琳,张挥武.温针灸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和血钙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6):823-826.

[8]国郑.针灸结合中药外敷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