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丁玉梅

漠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黑龙江省漠河市 165399

摘要:我国道桥建设发展至今,其建设技术已经遥遥领先其他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道桥工程建设的需求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在具体进行道桥施工工作时,想要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就必须要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工作,拟定施工方案。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概述,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道桥施工;混凝土;应用优势;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水泥、砂石骨料以及水等基本的原材料,混合制作成混凝土浆液。然后,采取灌注施工的方式,按照道桥施工工程的图纸和方案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与其他施工技术方法的操作情况相比,混凝土自身的使用寿命较长,耐磨损度、承压能力等方面都符合新时期城市道桥施工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且,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比较低,可以降低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可由员工自行调节工程操作的强度、硬度、时间等质量指标。所以,在我国各类工程的长期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道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一种施工技术。而如何优化施工基本流程,提高技术的应用价值就是目前各个施工单位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

2.1前期准备环节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就是要对水泥、砂石骨料等材料进行混合配比工作,在前期准备环节中,为了保障施工技术应用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对基层材料的选择工作。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材料种类有很多,施工单位需要安排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工作,了解地质结构的构成情况以及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分析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和砂石骨料粒径大小符合本次道桥施工要求的材料。然后,结合施工工程量分析需要使用多少基础材料,做好经济预算工作,避免造成经济成本的浪费。最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明确道桥施工的具体位置、高度等基础数据,制定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这项工作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2.2混凝土配比

在开始混凝土施工工作时,需要提前制作混凝土的试样,分析混凝土的应用优势及不足,观察混凝土的坍落度、凝固时间以及混凝土的承压能力和抗拉能力,结合道桥施工工作的具体要求,合理调整配比数据,这是保障道桥施工安全的基础前提,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重视。基于混凝土材料自身具有抗压能力弱的问题,因此,有些施工单位会选择合理在混凝土材料当中添加钢筋的方式,这还涉及到对钢筋质量和数量的合理控制。另外,施工人员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些土壤含水量比较大的地区,以及当地降雨量较为充沛的地区进行道桥施工工作时,还需要合理在混凝土材料当中添加防水材料,并适当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量,以避免出现渗水问题而影响道桥后续的使用质量和安全。最后,实践表明,在材料中掺入高效的外加剂,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2.3混凝土浇筑

在完成混凝土配比工作后,就涉及到对浇筑技术的操作环节。首先,施工单位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进行模板支护,方便混凝土浇筑成型。施工单位通常会根据自身经济成本及实际的支护水平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法。常见的主要有临时支护及永久支护两种。临时支护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将模板拆卸下来的一种方式。同时,从支护材料来看,大多以钢板为主,这是由于金属材料自重较轻,刚硬度较强。另外,灌注时,施工单位应当以泵送灌注方式为主,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量,进而给施工工作提供便利。

  1. 道桥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防水施工技术

在一些低洼路段或者年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施工单位在开展道桥施工工作时,还需要使用防水施工技术,做好对路面和路基的防水和排水工作。避免雨水长时间浸泡混凝土路面,影响混凝土的使用质量。现阶段,常见的防水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混凝土浆液配比的过程中,添加防水剂;另一种是在混凝土桥梁成型后,在桥梁表面铺涂防水材料。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应用优势,目前,还有些施工单位选择融合两种防水施工技术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道桥的防水效果。另外,道桥之所以产生防水功能下降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路基面浮浆出现细纹裂缝,细纹裂缝的产生一般是由内部结构、施工技术或者施工材料等因素导致的。一般来说,在控制和处理细纹裂缝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凿毛机对新老水泥粘合力进行凿毛处理。除此之外,还会使用钢毛刷来进行拉毛处理,以此来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进行提升。

3.2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

在道桥施工工作当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以悬臂浇筑的方式展开施工工作。而开展道桥施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运行的压力,同时,从实际道桥施工情况来看,目前的桥梁通常架设的比较高。在搭建结构框架的时候,应当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这种方法涉及到对预应力钢筋的使用,在操作环节中,施工人员要注意控制好钢筋的数量,在合理控制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发挥钢筋材料的应用价值,并应当全面检查预应力的张拉效果。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钢筋做好防锈蚀的处理工作。比如,刷涂防腐蚀材料,以提高钢筋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需要提前制作模板,方便给混凝土浆液进行定型处理。目前,比较常见的灌注技术就是泵送灌输法,这种方式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数量,给施工工作提供便利,因此,逐渐成为了新时期道桥施工工作的常见技术方法之一。

3.3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

当混凝土完成浇筑工作之后,会出现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比如,材料表面出现色差、路面开裂等问题,较为严重的可能会威胁到整个路桥工作的整体进程与工作质量。因此,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做好养护技术的实施至关重要。在混凝土完成拆模过程后,需要对其表层进行相应的养护,可以通过使用塑料之类的保护膜进行防护,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一些污染杂质,不过注意避免使用草类防护工具。如果遇到表层孔眼的问题,可以利用相同类型的材料进行修补;待水泥硬化后,利用砂纸等工具进行打磨工作,再利用水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保证混凝土整体的颜色统一。若是遇到混凝土表面有石块、钢筋突出的现象,也许是因为混凝土的配比出现问题或者振捣工作不完全。在振捣操作过程中,需要两部机器相互合作,将振捣棒探入下方混凝土大于50mm的位置,其间距以400mm为宜,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为佳,然后再利用刮杠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撒入5~25mm左右的碎石块,利用木板压实拍平,同时可以首先对突出部分进行清除,再利用其它细碎的混凝土材料填补孔隙。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基础设施的道桥工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由于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变成了道桥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施工环节,提高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使道桥质量有所提高,也可以使道桥的安全性能有所提高,从而实现造福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季敏.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271.

[2]闫贝贝.探讨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8):2733.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8.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