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通腑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3

清肺通腑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 

贺蓓蓓

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应用清肺通腑汤治疗对症状、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清肺通腑汤治疗,治疗2周,观察症状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②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PCT、CRP、IL-6、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予以清肺通腑汤口服,可阻止炎症进展,促进症状消退,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清肺通腑汤

重症肺炎治疗难度大,病死风险高,常规西医抗感染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减轻症状,但难以彻底纠正病情。我院尝试应用中医药疗法对痰热壅肺证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28例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7-72岁,平均(47.5±16.2)岁,病程3-11d,平均(7.8±2.9)d。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1]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热壅肺证;②经病原学、影像学检查确诊;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③合并慢阻肺、肺栓塞、肺结核等疾病;④合并脑膜炎、坐骨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疾病;⑤存在意识障碍,或依从性差;⑥过敏体质。

1.2 方法

予以患者清肺通腑汤治疗,其中方药组成为鱼腥草30g,竹茹、瓜蒌、黄芩、莱菔子、桑白皮各15g,枳实、茯苓、厚朴、陈皮各12g,杏仁、法半夏各10g,大黄、北沙参各6g。水煎取汁口服,日1剂,分早、晚服用。持续用药14d,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观察: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症状积分标准,主要症状有气促、咳嗽、咳痰、发热、喘息、腹胀、舌苔黄,各项症状评分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②炎性因子观察:治疗结束后,取空腹肘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PCT(降钙素原)、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进行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CRP(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5f6804e7a7f0e_html_5248caf81a4bebdc.gif ±s表示,行t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观察

治疗后单项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下降,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5f6804e7a7f0e_html_5248caf81a4bebdc.gif ±s,分]

组别

例数

气促

咳嗽

咳痰

发热

喘息

腹胀

舌苔黄

总评分

治疗前

28

2.04±0.67

1.82±0.75

1.93±0.72

1.64±0.71

1.59±0.62

1.21±0.64

1.15±0.58

11.35±2.77

治疗后

28

1.13±0.34

0.96±0.39

0.91±0.36

0.82±0.33

0.77±0.29

0.62±0.24

0.56±0.18

5.45±1.18

t

-

6.409

5.383

6.705

5.542

6.339

4.568

5.141

10.369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观察

治疗后PCT、CRP、IL-6、IL-8水平均下降,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5f6804e7a7f0e_html_5248caf81a4bebdc.gif ±s]

组别

例数

PCT(μg/L)

CRP(mg/L)

IL-6(pg/ml)

IL-8(pg/ml)

治疗前

28

2.03±0.78

46.32±8.21

58.62±9.68

74.23±18.75

治疗后

28

0.95±0.47

12.33±2.95

21.99±4.26

24.62±8.64

t

-

6.275

20.617

18.327

12.71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将重症肺炎归于“肺胀”、“喘证”等范畴,认为邪毒外感、饮食内伤等为该病的基本病机,其导致痰液瘀阻、肺失宣肃而发病[3]。其中,痰热壅肺证为常见分型之一,《明医指掌》中有言:“大肠为肺之腑,……,而肺失清化之后令,脏不受病而病其腑。”该分型以高热、喘咳、苔黄为主要表现,中医学家认为热郁化躁致腑气不通会加重病情,故临床治疗主张通腑泄热、祛痰清肺[4]。清肺通腑汤中鱼腥草辛寒,有解毒清热的功效,常用于肺脓痈治疗;竹茹可去燥化痰、清热除烦;瓜蒌性寒味苦,有散结宽胸、清热祛痰的功效;黄芩归肠经、肺经,可燥湿清热、解毒泻火,主治黄疸、肺热、温热病等;枳实、莱菔子可除胀消食、化痰降气;杏仁、桑白皮有泻肺平喘的功效;茯苓的功能为祛湿除热、安神益气;厚朴有行气通腑之功;陈皮可燥湿化痰、健脾理气;法半夏有消痞散结、散结化痰的作用;大黄可攻积泻下、解毒清热;北沙参有清肺养阴的功效。合用诸药,能达到清除热毒、通腑宣壅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较治疗前低,表明该中药方能解毒敛邪、化痰止咳。

相关报道证实,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炎性因子大量释放与重症肺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5]。PCT为感染学标记物,正常机体中其含量极低,一旦感染病原菌后,2h内血清PCT浓度会迅速上升,且感染程度越严重,PCT浓度越高。CRP为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感染或出现创伤后,为清除坏死组织,其水平会急剧升高,并激活补体,提高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故临床将其作为判断肺炎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机体感染后最早发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为IL-6[6]。该因子对B细胞增殖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在机体损伤、防御调节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浓度上升表明机体感染或有组织发生损伤。IL-8为白细胞趋化因子,其对T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碱性)粒细胞等均具有吸引作用,该因子在病原菌感染初期会少量释放来调节免疫反应,当感染加重后,其会过量释放,并加剧炎症反应。PCT、CRP、IL6、IL-8等炎性因子协同作用,形成炎性反应网络,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肺炎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显著较治疗前低,这主要是因为清肺通腑汤能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解除网络平衡紊乱,改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从而快速消除炎症。

综上,清肺通腑汤对改善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症状及炎性反应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彩莲, 孙建光, 张素蕊, 等. 清肺通腑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9):1643-1645.

[2]孙世常. 清肺通腑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09):127-129.

[3]张丹阳, 卓道勤, 闵磊, 等. 清肺通腑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8, 33(21):72-74.

[4]黄婧文, 李冬玲. 自拟宣壅清肺汤辅助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1):155-157,共3页.

[5]李毅, 贺向红, 冯秀莉, 等. 通腑清热化痰中药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及对sICAM-1、RAGE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7):41-44.

[6]刘德智, 周霞, 高尚兰. 清肺承气汤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v.22(08):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