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的日常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1

婴儿湿疹的日常护理

路遥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皮肤科 610000

婴儿湿疹是1岁前婴儿常见皮肤病,全国范围内发病率超过15%,在某些地区甚至高达30%。绝大多数婴儿湿疹是特应性皮炎婴儿期,该阶段皮疹主要集中于头面部,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红斑、鳞屑、丘疹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糜烂、渗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影响患儿日常生活作息,同时增加后续特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发病概率。因此,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婴儿湿疹复发就非常重要。

婴儿湿疹的药物治疗通常需局部外用弱效或中效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可有效控制皮肤炎症,改善症状,是中重度婴儿湿疹治疗的首选。但外用激素存在一定副作用,例如长期不间断使用后容易引起局部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或局部皮肤萎缩等,一定程度限制了激素的应用。

罹患婴儿湿疹的患儿往往存在皮肤屏障缺陷,缺乏皮脂膜成分,从而出现皮肤干燥。在外界接触性或食物性过敏原、皮肤表面异常滋生的细菌的作用下产生炎症反应,引起婴儿湿疹反复发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皮肤护理,从而减少婴儿湿疹发作,即可减少激素用量,避免发生潜在的副作用。

日常护理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涂抹足够的润肤保湿剂,通常可以选择润肤霜或者润肤乳。由于皮肤屏障缺陷是湿疹的主要原因之一,涂抹保湿剂可形成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以及一定程度阻挡过敏原经皮肤吸收,从而减少婴儿湿疹的发生。建议从出生后即开始润肤保湿以修复皮肤屏障,减少炎症发生。无论是否出现婴儿湿疹,保湿剂每天需全身涂抹2-3次以上,根据皮肤干燥程度可相应增加涂抹次数,理想状态下婴儿皮肤应该摸起来比较光滑,肉眼见不到明显的鳞屑。每月保湿剂用量一般需要在500ml以上才能达到有效的滋润保护作用。洗澡擦干后3-5分钟以内就要全身涂抹保湿剂,尽量减少洗澡对皮脂膜的破坏。

其次是合理穿衣盖被,避免受热。在皮肤发热发烫时,汗液分泌增加,造成局部皮肤高温高湿环境,非常利于皮肤表面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马拉色菌等微生物滋生。这些滋生的微生物即可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从而加重湿疹。另外皮肤发红发烫时,真皮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炎症物质溢出导致皮疹加重。同时,受热时易出现间擦疹、尿布疹、痱子等一系列皮肤问题。不少家长通过婴儿手足体是否温暖来判断衣服等是否合适,这个方法其实是错误的。婴儿本身四肢末梢血管可能发育不完善,容易收缩导致局部皮温降低,并不能准确反应核心区域(头部、躯干等)的情况,这在湿疹患儿中更加多见。正确的做法是用手背感受婴儿后背及头枕部皮肤温度,如果明显发烫甚至有汗(某些湿疹患儿存在排汗障碍,即使受热也仅仅只表现出皮肤发烫,但没有明显的汗液分泌),那么就说明散热不足。另外,戴帽子容易阻碍头部散热,造成局部高温加重头面部湿疹,因此是否需要戴帽子一定要根据所处环境来判断。如头皮经常发烫,那就不用戴帽子,甚至可以剪短头发便于头皮散热。在日晒时戴帽子可减少热量吸收,但婴儿本身应尽量避免日光直射。

最后是适当的清洗。由于湿疹患儿往往存在皮肤干燥现象,很多家长害怕洗澡会加重干燥,每周仅洗1-2次。但实际上,湿疹患儿皮肤表面往往存在菌群失调现象,致病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等异常滋生,这些微生物可产生外毒素诱发皮肤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湿疹反复发作。适当的清洗可清除这些滋生的微生物从而减少复发。推荐每天洗澡一次(包括冬季),水温控制在38度以下,避免水温过热。每次洗澡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洗完澡擦干水分后立刻全身涂抹润肤保湿剂。每周可以用弱酸性的沐浴液清洗2-3次,甚至在充足的润肤保湿下,可以每天使用沐浴液清洁皮肤。

做好以上皮肤护理,通常湿疹患儿的皮肤状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减少复发以及相应的用药量。需注意的是,皮肤护理应是长期、持续性的工作,而且在没有皮疹的时候(湿疹缓解期)也应当坚持下去,需要“未雨绸缪”,而不仅仅是发作湿疹,出现明显症状之后再“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