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内部审计效率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数字化助力内部审计效率提升

宋俊国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近几年来,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实现,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此同时,企业高度重视新时期、新形势下公司内部风险管控工作的全面转型和持续管理提升,除了突出工作重点、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现有风险管控人员素质之外,更需要把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升为重中之重。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大大增加,内部审计控制对象关注点多、关注范围广、时间长,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转型也使得审计领域大大拓宽,审计资源有限、审计手段落后和审计质量高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已迫在眉睫,急需建立起企业级公司数字化审计平台,以规范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总体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数据分析;内部审计;效率提高

引言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统计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达到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0%,较上年增加1.90个百分点,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在数字经济时代,原有的商业模式、公司治理以及监管政策等都将面临革新,面对新变化、新需求,为保持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应进行相应的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公司治理能力。

1数据式审计模式的含义

数据式审计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学界认为其最早于2005年由石爱中、孙俭于提出,定义为“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础,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来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其最大特点是摆脱传统的电子帐套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深入信息系统底层数据库,获取更广泛的有用信息。此后,数据式审计经历了构建数据综合分析系统,融入风险导向理念等发展,并在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中日渐强大,呈现一些新特点:

2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

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数字经济具有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1)数据化。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内部审计的底层信息也是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等。数字经济时代可获取的数据源更加广泛,处理数据的手段更加丰富,内部审计可利用各种信息搭建内审网络,通过将获取的信息格式化或半格式化定向输出有用信息。(2)智能化。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数据借助算法规则等可以能动地满足内部审计的需求,如自动提取数据、发现异常指标、进行动态风险追踪等。此外,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数据挖掘系统,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3)平台化。平台具有连接两个或多个组织的功能,数字平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内部审计中,可以通过构建平台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交叉核对,如企业账簿记录与税务局纳税信息的交叉稽核,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供应链信息的相互验证等。

3数字化助力内部审计效率提升策略

3.1归纳总结审计业务需求,构建数字化审计模型规则和策略

从公司历史审计项目的问题经验出发,解剖历史实践案例,总结审计人员对某类问题或某个行业的特征认识,将问题的表征转化为特定的数据特征,结合被审计对象在全域中的数据,以及审计过程中梳理的电子取证数据(如:实际结算物资、利库物资、退库物资,青苗赔偿实际领款人)等线下收集的实凭实据,从而提炼出构建审计分析模型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剖析,找出符合审计目的,并且能利用电子数据实现的分析方向或拟分析的审计经验。通过审计记录、审计底稿资料,审计专家经验、并结合对国网及省网下发的相关政策法规、规划计划的把握以及积累的审计经验,对将要分析的问题做出概括、抽象的表达,为下一步建立可通过软件或计算机语言实现的检索、计算、统计等的审计分析手段提供前提条件。

3.2搭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内部审计系统,充分发挥智能审计功能

智能审计的首要功能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找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数据归集、数据分析、疑点查找等数字化审计技术,内审思路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解决主要矛盾”转变,通过技术手段为审计人员排查无风险或低风险事项,使审计人员的精力主要用来解决重大风险事件,再次突出风险导向审计的观点。智能化审计的前提是需要内嵌好相关的审计程序,内嵌的审计程序带有设计者的价值倾向,要防止错误的价值观带来的内部审计方向的偏离。

3.3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新飞跃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新发展的“灯塔”,内部审计工作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不断完善提高,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开展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必须坚定不移树立和坚持新发展理念,响应国家新要求,顺应环境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内部审计工作新局面,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新发展。

3.4培养信息化审计人才

数字经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会计、审计知识,还需要对信息技术有所了解,信息化审计人员需具备掌握相关的大数据操作工具,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归纳、分析。目前,信息化审计人才缺口较大,企业应注重内部培养,相关高校也应增设相关课程,如区块链审计、计算机审计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5借助外力,推进信息化软件开发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同时注重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目前高校的硬件设备基本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还需要在软件开发上加大投入。审计工作涉及的业务复杂,对审计软件地专业性要求很强,在通用审计软件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外力,请专业的软件公司在“智慧校园”或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建设过程中,根据现实情况创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软件管理控制系统,融合校园外与校园内部的信息系统,实现审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统一协调管理,从而保障审计信息化软件系统的有效开发。同时,还需要根据高校审计项目的实际发展态势,有效整合管理方式与控制对策,切实加强管理体系与运行系统的科学性、完善性,保证内部审计信息化更有效、更高效控制。

结束语

采用上述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专项审计的各类疑点筛查分析模型,现场审计之前提前锁定审计重点,缩小了排查范围,明确了审计思路,现场审计时带着疑点线索进现场,开展有目标性的调查,审计方式由“盲人摸象”、孤立判断变成了把握总体、突出重点,大大提升了审计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卉.基于联网审计的政府审计数字化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2]刘向林.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模式发展[J].大众用电,2018,32(12):37-38.

[3]孙静,邵天龙,王小静.企业数字化审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商论,2018(26):122-123.

[4]孟凡芳.审计信息化支持下的我国国家审计全覆盖机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5]费逸人.高校数字化审计实务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4):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