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王敏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10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1]。对照组采取人尿激酶溶栓方法,观察组采取重组尿激酶原溶栓的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脉再通率和完全流通率以及轻度出血总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再次流通率和血管完全流通率都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轻度出血总发生率14.0%比对照组3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明显,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到现在为止,是我国大部分医院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在比较严重的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如果没有及时的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临床死亡率会变得很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内部有血栓,并且血管堵塞以及血流减少等原因造成心肌连续性缺血,从而形成部分心肌组织坏死[2]。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比较急,且一些医院的治疗硬性条件不是很好,因此,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是静脉溶栓治疗。使用静脉溶栓可以使心肌梗死的面积减少,减少死亡率。本文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加以研究,现进行如下报告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全部病人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心绞痛不稳定病人;2)有血液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病人;3)脏器功能有严重疾病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5.235f70365395c97_html_1909ca83293c5fc9.gif3.1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具体方法为将药物放入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在3分钟。

1.3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溶栓治疗180-300分钟之后,对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以及梗死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心脏、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按照心肌梗死溶栓的治疗进行评级,其中,血管再次流通是2级,血管完全流通是3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本组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观察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再次流通率和血管完全流通率都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再通

完全再通

观察组

50

15(30.0)

35(70.0)

对照组

50

10(20.0)

25(50.0)

P值

0.001

0.02

2.2两组在治疗后均出现轻度出血的情况,观察组的轻度出血总发生率14.0%比对照组3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病人轻度出血的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黏膜

总发生率

观察组

50

2(4.0)

3(6.0)

2(4.0)

7(14.0)

对照组

50

6(12.0)

7(14.0)

5(10.0)

18(36.0)

P值

0.002

0.004

0.015

0.0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死率比较高等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的产生和粥样斑块容易损坏性有比较紧密的关系,并且心肌坏死的大小和冠状动脉缺血的情况以及再灌注时间有关,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可以帮助病人给予主动的冠状动脉的再通治疗,使病人的心肌灌注早日痊愈[3]。到目前为止,我国临床上经常出现的溶栓剂有尿激酶和链激酶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对病人进行治疗,重组人尿激酶原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种类之一,它可以使血栓表层的纤溶酶原在进行直接激活后可以转变为纤溶酶。在给病人进行静脉用药之后,重组人尿激酶原的表现相对来说是处于非活性,因此,可以对血浆内源性纤溶酶产生的作用有较小的影响,只是对血栓表面有影响。重组人尿激酶原可以使赖氨酸残基纤溶酶原直接进行激活并结合在一起,通过形成很多的纤溶酶快速对血栓纤维里面的蛋白进行讲解,从而可以达到使血栓进行溶解的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运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之后,冠状动脉造影的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出血总发生率也比对照组36.0%低,这说明在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之后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使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结果比采用人尿激酶溶栓治疗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冠状动脉的造影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也比较高,改善了病人的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古丽菲亚·阿布都热西提.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STEMI的预后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8):33.

[2]姜楠.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4):54.

[3]杨春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逆向溶栓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