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分析

周明杰

曹县普连集镇国土所 山东 菏泽 274417

摘要:土地为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等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变革,土地管理与利用随之变化。基于此,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的要求入手,结合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普连集镇成功案例,提供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管理;多功能利用

前言: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权分置”、“三块地”等改革方案,实现了农村土地管理与利用的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强调了土地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区深化土地改革,结合土地资源特点,开展综合性、系统性土地管理与多功能性土地利用。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要求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应以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应满足如下要求:

  1. “三资性”。在农村土地管理与利用中,土地资源为工作基础,“三资性”是指土地资源保护(生态开发农村土地资源)、资产赋权(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资本盘活(创新开发模式,发挥农村土地生态优势,为农民创造更高收益)[1]

  2. 共享性。在农业发展规模经济背景下,应结合农民土地经营需求,适度发展小农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元的经营模式,如托管经营、生产联营等,打造共享农业生产体系,在农村地区发展共享经济,实现小农经济与规模经营的和谐共存,提高规模经营质量。

  3. 生态性。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政府部门应注重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复合性,把握农村耕地的“红线”,避免土地开发利用过度,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简而言之,政府部门应遵循高效利用、适度开发、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展土地多功能利用工作。同时,在“多规合一”发展要求下,政府部门应遵循保护性原则,以生态宜居为发展目标,在土地开发利用时,综合防治农村土地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2]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建议

基于上述管理与利用要求,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普连集镇对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本文借鉴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开展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提供建议。

2.1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为落实“三资性”要求,普连集镇政府部门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布局,实现农村土地管理与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细化来说,普连集镇政府部门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在土地管理中,以农村产业延伸用地与农业生产设施服务用地为先,通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林业产业链为例,普连集镇政府部门利用肥沃土壤、良好气候条件等区位优势,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大量栽种桐木、杨木及杞条,打造林木组种植、加工、出口的优质产业链。细化来说,普连集镇共建造约4.5万亩林业种植基地,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林业加工业,林业加工企业近200家,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1.5万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农民收入增加超亿元。就此,在土地管理中,基层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视,从区域条件入手,保护耕地,适度开发利用农村土地,大力开发农业生产产品,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结合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实现农村用地收益最大化,切实落实资源赋权、资本盘活等要求,推动乡村振兴。

2.2 创新土地管理与开发模式

基于共享性要求,普连集镇政府部门创新土地管理与利用模式,为农民提供多样规模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农业与小农经济的协同发展,避免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例如,普连集镇政府部门以村头荒地、闲散地为基础,利用以地换地、承包流转等方式,全面整合区域土地资源,以此建设耕收农机信用社,组织农民开展农机作业,为农民提供农机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保障土地利用安全,使农民为土地的主人,推动小农经济发展。借鉴其成功经验,基层政府部门应结合区域土地资源,引进合适的合作社模式,发展集体组织经济,避免农村集体资产被非法占用,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共享化发展。

同时,普连集镇政府部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以农业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为基础,实现“一村一品”。例如,在三官庙村,镇政府部门在该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在村头选择25亩荒地,建设光伏发电设备,为村集体提供增收渠道,每年增收约八万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村共享经济。借鉴其成功经验,政府部门应全面整合区域农业发展力量,扶持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的多元、适度、规模化经营,打造企业品牌,为区域发展吸引更多资金。

2.3 优化农村生态建设

基于生态性要求,普连集镇政府部门在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中,优化农村生态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明确农村土地生态红线,在农村土地管理与利用中,将生态红线为基准,进行复垦整治工作,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发展,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条件。同时,在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中,普连集镇政府部门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以农村规划为蓝图,优化土地利用活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例如,在三官庙村,镇政府部门将光伏发电获取的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改造中,在三官庙村种植三万余棵绿化树木,修建路灯、配置垃圾桶,全面深化推进三清四改五化工作,打造示范美丽乡村,实现生态宜居的农村建设目标。

借鉴其成功经验,基层政府部门应合理利用“多规合一”制度,遵循“人—地—生态”协同发展的原则,在利用农村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拓展土地的生态、人文功能,通过种植绿化树木、交通设施建设等措施,分离农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建设新型美丽农村,推动农村转型升级,提升综合效益。

结论: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与多功能利用应注重“三资性”、共享性、复合性及保护性。通过本文分析,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土地管理与开发模式,优化农村生态建设,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多功能利用,提高土地管理水平,规避农村逆城镇化发展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淇.乡村振兴战略下“三权分置”改革研究[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03):85-86.

[2]贺卫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