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风险研判在石砟漏斗车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分析风险研判在石砟漏斗车的运用

马道公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工务机械段运转车间,山东省 济南市 250032

石砟漏斗车是由国铁集团配置,用于铁路线路维修和新线铺砟的专用运输车辆。

推进风险研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确保作业安全的有效控制办法。遵循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2013年以来,经过对国铁集团配属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石砟漏斗车存在的隐患及发生的问题的分析,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均与风险研判不到位、风险研判针对性不强息息相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盯安全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全面研判,防患于未然,成为做好石砟漏斗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关键关节。

  1. 风险研判的基本思路:

  1. 想到。“想到”就是我们常提的“安全关口前移”。事前“堵”(隐患),而不是。

2、说到。加强有关标准、措施的传达、学习,并坚持每天逐车根据车辆状况有针对性提醒。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把提高理论素质与提升工作技能结合起来。

  1. 做到。“找差距、抓落实”。在安全生产中我们找到了“短板”,制定了防控措施,就要指导、引导职工执行作业标准、落实防控措施,使有效的措施办法得到落实。

  1. 石砟漏斗车的风险项点及防控措施:

  1. 风险名称:装车前操作系统未关闭,发生漏碴,影响行车安全。

管控措施:(1)、检查上、下传动装置及风动管路系统各部件有无松动。(2)、检查K车底门并确保关闭。(3)、检查各部传动轴灵活完好。(4)、检查操纵阀放在中立位置。(5)、确认8号塞门关闭。(6)、确认离合器位于分离状态。

  1. 风险名称:故障车辆装车,影响行车安全及卸车。

管控措施:(1)、K车出现不能装车的故障时必须由卸车负责人进行确认,并及时将故障情况报告车间管理人员,由车间管理人员决定能否装车。(2)、对现场不能处理的故障车间管理人员汇总后将故障情况书面或电子邮件报段设备科。

  1. 风险名称:装车时监控不到位,造成块石、树枝等装入车内,卸车遗留在车内,影响行车安全。

管控措施:(1)、装车前,各作业组指定专人整车检查,作业组长最终确认。(2)、各作业组指定专人负责,各作业组长盯控,防止大于100毫米的块石及树枝、编织袋等杂物装入车厢卡住车门造成事故。(3)、卸车结束后,作业组要逐车分工到人,明确责任。

  1. 风险名称:临时组列无宿营车K车装车时人员检查车辆,夜间装车途中的交通安全,上下车辆的人身安全问题。

管控措施:(1)、途中注意交通及疫情防控安全。(2)、夜间检查车辆时注意上下车的人身安全。(3)、工队职工年龄全部偏大,抽调身体健康的人员检查车辆。(4)、尽可能安排两人以上检查,落实互控、自控。

  1. 风险名称:操作室车门关闭不及时,安全链悬挂不到位,影响人身安全。

管控措施:(1)、要求卸车前做准备随时关闭车门。(2)、卸车过程中停车上下,对排空的车辆下车时随手关闭车门。(3)、卸车完成后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检查车辆,关闭底门、车窗,经确认符合运行条件后,方可开行列车。

  1. 风险名称:出现连续关门车,未及时处理,影响行车安全。

管控措施:(1)、每日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交接班时交代清楚;(2)、过列检时和作业人员沟通,查看有无关门车,规范记录,留有轨迹。

  1. 风险名称:配合施工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提前做准备、检查车辆。

管控措施:(1)、和主体单位及时沟通,作业前必须先防护,在联系确认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作业。(2)、停车检查严格执行“一人作业一人防护”制度。

  1. 风险名称:卸碴施工时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

管控措施:(1)、分工会检查职工是否佩戴防护用品。(2)、K车乘务人员在卸碴作业中要配带防护用品。

  1. 风险名称:施工人员在两线间下车(多线并行地段),不执行停车上下。

管控措施:严格执行停车上下制度。严禁在两线间上下车,如必须在两线间下车时(多线并行地段),提前联系卸车负责人,确认邻线没车时方可,下车后靠近本线一侧行走,严禁侵入邻线,曲线等瞭望不良地段严禁在两线间上下车。

  1. 风险名称:车体外侧或流碴板留有碎碴脱落易落入道岔,影响行车安全。

管控措施:(1)、装、卸车后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检查,不得有碎碴。(2)、分工明确,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卸车完毕后对K车按顺序编号,分工负责,认真清理残留石渣。

  1. 风险名称:卸碴不均,易造成侵线;车内死角有遗留石碴,造成偏载。

管控措施:(1)、卸碴作业中严格执行标准,控制好流量,卸车完毕后及时检查,杜绝侵线情况发生。(2)、检查待装K车内是否有块石、树枝、杂物。(3)、检查全部K车内是否有余碴、块石。

  1. 风险名称:单侧卸砟,造成偏载,影响行车安全。

管控措施:(1)、按照施工配合方案,明确作业流程和岗位责任,并严格执行;(2)、作业人员加强与施工负责人联系,控制车速。(3)、严禁单侧卸砟,避免道砟成堆或车辆偏载,监控干部对K车卸车作业进行全过程盯控。

  1. 风险名称:对结合部的协调和特殊情况缺乏有效管控措施,对主体单位中间联络员的提示不到位,卸车过程中有违规探身瞭望情况。

管控措施:(1)、配合施工时进行充分的风险研判,对人员及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措施并告知主体单位;(2)、时刻提醒、监督中间联络人员按标作业,特别是卸车过程中不能违规探身瞭望。

  1. 风险名称:K车操作间车门未关闭或关闭不到位,易造成车门脱落产生事故。

管控措施:(1)、日常检查时,逐车确认车门折页是否开焊。

(2)、装车、卸车后按照班前分工,逐车关闭,作业组组长确认。(3)、中间停留时,作业负责人带领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并记录。(4)、车辆运行时,利用曲线地段(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进行观察瞭望。(5)、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 风险名称:电化区段卸车后违章登高检查车辆,易发生人身事故。

管控措施:(1)、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到K车顶部观察车内石碴情况,严防高压触电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使用工具时必须与接触网保持2米以上安全距离。 (2)、电化区段卸车人员上下车注意电化支柱及其它设备,防止人员撞击,造成人员伤害。

  1. 风险名称:遗留机具。

管控措施:(1)、加强保管,对工具进行登记。(2)、作业中认真检查保证车上没有动车后易于滑落的料具。(3)、按标准张贴反光条,及时回收。

  1. 风险名称:抽烟、取暖造成火灾。

管控措施:严禁宿营车内吸烟。取暖炉、锅炉、灶具等火源的周围要及时清理,不得堆有杂物。

  1. 风险名称:宿营车用电量较大、用电设备较多,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管控措施:(1)、经常检查用电设备(重点排查空调),不得使用移动式插排与空调插头相连,防止用电功率大造成插排发热起火。(2)、使用电磁炉、电热炉、电饭锅等大功率设备时,不得开启房间、餐厅的空调。(3)、使用空调时,房间(三个)开启空调,餐厅内停止使用,餐厅使用时,房间不得使用。(4)、发电机运行时,人员不得离开宿营车,车辆运行时,不得发电。(5)、发电机启动、关闭必须有操作证人员操作。

  1. 风险名称:保留期间违规跨越、抢越线路,跨线不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和“手比、眼看、口呼”,造成人身伤害。

管控措施:(1)、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定期开展劳动安全警示教育并严格执行车间制定的细化措施。(2)、跨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和“手比、眼看、口呼”的规定。(3)、按照规定的路径行走,不准单人上道。(4)、劳务工有职工带领,落实一对一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