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条件下的新闻全媒体采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0
/ 1

5G 条件下的新闻全媒体采访

詹松

长江日报,湖北 武汉, 430030

摘要:5G 技术与 4G 技术相比,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特别是在新闻全媒体采访中,5G 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网络高清直播的各项需要。文中,主要就对 5G 条件下的新闻全媒体采访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新闻全媒体采访提供支持。

关键词:新闻采访;全媒体;5G 技术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268802

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手机的应用环境也越来越广泛,而在新闻采访应用中比 4G 技术有着更高带宽的 5G 技术将更能满足了传统纸媒、电视直播还是现在的网络高清直播的需要。现在手机的拍摄像素动 辄 4000 万像素,最高达一亿像素,同时也在不断改进在暗光下的拍摄效果和出片质量。对于新闻摄影 记者的专业相机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而在现今 5G 条件下,新闻记者完全可以做到实时和全天候向后台 编辑源源不断的供应新闻素材。

一、5G 条件下新闻摄影及视频的拓展

武汉《长江日报》融媒摄影部在 2019 年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采用华为 5G 手机与现场

5G 网络相连,在开幕式上摄影记者采用专业数码相机拍摄再通过相机与手机无线链接导入图片,并通 过 5G 网络向后台发稿,记者不再像以往大型活动那样必须携带笔记本电脑看图选图。基本做到了观众 看到、记者拍到、手机传到,编辑用到的全时乃至 实时新闻图片发布,甚至在当下摄影记者必须掌握 视频拍摄的条件下,高质量的 4K 视频也可以通过 5G 网络传回后台编辑的电脑上。之后的多场比赛中摄 影记者们也通过 5G 网络将比赛的众多夺金时刻展现给大众。本人也在部分新闻采访现场通过手机与相 机硬件连接,采用 5G 网络实时向后台发布图片。

二、5G 应用在网路发布的优势

在新闻现场以往 4G 条件下摄影记者传回高像素的新闻摄影图片,100 兆的文件至少需要十分多分钟,而在 5G 条件 3 分钟就可以上传完成,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摄影记者在现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摄影 记者在现场因为等待图片传回报社耗时较长而产生 的焦虑。在 2020 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采访中,本人大量的图片就是通过 5G 网络迅速传回报社 APP 编辑,最快速度的发布出去。而在 2019 年 6 月的宜宾地震采访中,我在使用现场临时搭建的 5G 网络迅速将拍摄到的宜宾地震小学开学的新闻图片和视频发回报社,当时数据达近 2GB 的图片视频,而如果是采用以往的 4G 网络,我就必须将图片和视频进行压缩,这样就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三、5G 网络面向未来服务当下

在今年 2020 年的全国“两会”中,5G 技术更是大放异彩,受防疫安全的考虑,新闻采访采用大量的“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国“两会”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提到了多个 5G 应用的场景,而其中之一就是新闻媒体在“两会”中 5G 应用。在 5 月 24 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中,有记者在“委员通道”使用

AR 眼镜拍摄会场视频,实时的传回后方编辑。5G 网络让更高清实时的视频连线、云端会谈成为了本次两会的亮点。甚至在 5G 的千兆级网络的加持下,新华社更是采用使用了全息同屏采访,让参与者与被采访者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做到三维立体的实时交互。5G 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使用 5G 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让身在异地、相隔千里的代表与记者隔空“面对面”实现交流,5G 网络的千兆级超高带宽和毫秒级的低延时令全息成像技术发挥到极致, 真人等比例大小的“代表”被实时投放至异地演播间,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视频通话双方如同置身在同一个房间里,甚至可以看到彼此的表情手势等。这在以采访中是无法达到的。

四、5G 高效率下的采访低成本

在以往报社等媒体会给记者配备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备,记者写稿也习惯回到办公室,而随着

5G 网络的普及,5G 网络的效率优势也凸显出来,对于普通人可能只是更快速的下载一部电影,购物抢 券的更快。但对于新闻采访我们可以完全做到全天 候 24 小时的高效率工作,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加上

5G 的高效率,记者完全可以摆脱媒体办公室的束缚, 完全投入到新闻现场采访中去,对于媒体而言更能够减少成本支出,提高收益。

总结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广播、电视的界限将越发模糊,报纸可以做网络视频直播、现场 连线;广播和电视也同样针对各大公号推出自己的 网络版,各种媒体形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这些随着都毕然受制于移动网络的发展。5G 技术和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将先进技术与新闻生产深度 融合,让新闻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化。将让新闻媒体 的记者采访更加如虎添翼,解放人力,达到更高层 次的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