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认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认识实践

程亮

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当前,不少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环节,都会遇到软土基础或者土质相对复杂的情况,从保证基础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对基础进行处理。不过在实践中,钻孔灌注桩施工环节众多,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切实做好关键点的管控,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效果

1 引言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科学建设目标的实现,对与相关的施工技术依赖性增强。实践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方面的作业计划实施更加高效,增加这方面的技术含量,全面提升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价值,则需要考虑相应的技术应用。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系统阐述,促使其结构稳定性得以提高,优化钻孔灌注桩应用过程中的使用功能。

2 钻孔灌注桩概述

灌注桩即地基土中的桩孔,桩孔的形成需要经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等过程,从而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内部放置一系列的灌注混凝土、钢筋笼等,形成灌注桩。由于成孔方式的差异性,灌注桩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等。钻孔灌注桩是灌注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灌注桩的工作过程中,其施工方法主要有泥浆护壁施工法及全套管施工法,这两种方法的护壁形成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泥浆护壁施工法比较常见。

3 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优

第一,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灌注桩的优势,例如,其压密性高、渗透性强、抗裂性强等,并且还要保证在不同地质中都能得到发挥作用。其次,还能避免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在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时,土壤的渗透性会随着压浆压力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土质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想要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发挥作用,就要保证土体的三点要素:良好的渗透性;密实度;抗裂性。而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现场的地质情况也有所不同,对应的压浆压力也并不一样,而传统的施工技术难以保证压浆压力调整的精确性,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精确性。

第二,可以有效节约工程成本。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适用于多种地质环境,例如:岩石地质条件、湿陷性地质条件等。其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操作工艺较为简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工程的物力、人力资源。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勘察时间增长,而在施工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就能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弥补工期。

4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4.1 施工前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相关人员深入到现场,做好现场地面勘察及处理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确定桩基点位,合理计算桩基埋深。及时清理现场,对于稳定性较差的施工现象,需对地基进行夯实。对施工人员技术应用及工艺流程掌握情况进行培训,开工前详细检查钻孔机及相应设备,保证设备应用安全。

4.2 钻孔测量

为进一步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整体应用效果,需对其施工效率进行强化,重视钻孔环节质量控制,对钻孔桩位是否准确进行检查,同时对钻孔机稳定性进行观察,避免桩倾斜、桩偏心等质量问题。正确选择钻进方式,合理应用对应钻头,及时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查,清理孔洞。除此之外,为进一步保证成孔质量,使其满足施工需要,尽量选择具有一定冲程的冲击方式,虽然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施工总体效率产生影响,但是钻孔施工质量将明显得以提高。钻孔完成后,及时对成孔整体质量开展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结合监理意见进行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应处理。保证清孔效果,使其内部整洁干净,减少质量问题。

4.3 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加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4.4 成孔与清孔

钻孔作业完工之后,需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测与验收,确保孔洞周边结构的稳固性符合后期施工要求,不得存在缩径和塌孔的现象。在确认成孔无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便可以进行清孔作业,对于孔洞内部的杂物进行全面清理。较为常用的清孔方式为捞浆筒清孔方式,主要是应用流动性较强的泥浆,对杂物进行清除,为后期的混凝土灌注作业做好准备。

4.5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首先,在对钢筋笼进行制作之前,施工人员要对钢筋笼的制作材料进行系统化检验,确保其能够完全达到施工标准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其次,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施工图纸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钢筋笼制作,切记不可在其中随意参杂个人喜好与独特想法,避免对整个工程项目带来负面影响;再次,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需要利用专门的探孔器来对孔洞进行探测,同时还要对钢筋笼的所有焊接口都进行两次以上的复查审核,一旦发展有安全隐患存在,就需要立即停止当前的安装工作,将出现问题的钢筋笼进行重新焊接处理,必须要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够投入使用;最后,钢筋笼在安装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吊放处理,施工人员一定要妥善控制好钢筋笼的吊放速度,保证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杜绝其出现左摇右摆的情况。

4.6 钢筋笼的焊接

钢筋笼分段制作,如果受力钢筋是使用焊接方法接头时,要注意使同一截而内的接头相互错开,错开距离应大于35d。使用电弧焊焊接带肋钢筋时,采用纵肋对纵肋的方式安放和焊接。电弧搭接焊时,第一层焊缝要从中间引弧,向两旁施焊。引弧应在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防止烧伤主筋焊接过程中要随时清理焊渣,要做到焊缝表而光滑,焊缝余高平缓,弧坑充实。搭接焊时,如采用双而焊,则搭接长度大于等于钢筋直径5倍,采用单面焊,则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10倍。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要提前折弯,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4.7 混凝土灌注施工

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最后一道程序,在实行灌注期间,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当导管堵塞的情况出现的时候,不仅可能有灌注夹泥的状况,还会拖延灌注的时间。在实际灌注之前,要全面的检查灌注导管以及灌注设施,保证相关的设施状态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在放置导管时要确保下放速度平稳、缓慢,避免灌注导管和钢筋笼之间出现摩擦。另外,还要检查钻孔灌注桩根基的隔水塞,保证隔水塞的功效符合设计的要求,最终避免渗水的情况出现。在实际钻孔灌注桩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情况较为常见,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混凝土灌注至钢筋骨架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造成钢筋骨架上浮。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结语:

总之,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应对软弱基础和不良地质的影响。在施工环节,应该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流程,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施工方案的有效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控措施,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以此来推动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浩.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31-32.

[2]蔺鹏飞.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解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