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相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改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的相关措施

苏秀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 12

摘要:由于电网调节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供应网络的质量,当电网调度水平越高,则电网运行安全性也越高。因此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电网调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安全影响,因此需要积极探索电网调度运行的新方式,全面提高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工作的整体水平,以此来推动电力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网调度;内容;运行方式;优化

1.调控电网运行方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资源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之一,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当前电力系统,促使电网运行努力朝经济性方向发展,需通过系统调控电网运行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秩序性,且为实现对传统电网结构和电网功能的完善,确保各种电网运行方式的高效性,有效调控电网运行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阶段,电网运行方式较为多样化,特别是随着电网结构和功能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面对多元化的电网运行方式,确保不同电网运行方式自身的优势得到体现。

2.电网运行方式调控的基本原则分析

对于如何提升电网经济运行效率,调控电网运行方式在其中所起作用十分显著,如何做到电网运行方式调控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具体需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安全性原则。所谓安全性原则,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电网运行方式的应用,以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为基础条件,确保所使用设备运行指数不超过安全范围,进而为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

第二,稳定性原则。在相应电网运行方式之下,将电压、功率以及电流等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无论是在电网静态环境下,还是动态环境下都可以保持其稳定性。

第三,可靠性原则。对于调控的电网运行方式而言,除了要为电网系统中本级用户和下级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资源之外,还应保证各电源、断路器以及变电站等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在出现较为严重故障或者处于维修阶段时,均不会影响同级或者上下级变电站的可靠性等等。

第四,灵活性原则。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哪一种调控电网运行方式都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特点,在于不同负荷用户实际用电需求相一致的前提下,还应做到“因地制宜”,通过与电源特点和电源类型的有效结合,提高特色新能源的应用水平,更好的确保电网供电的可调整性以及灵活性。

第五,经济性原则。只有在保证电网运行经济型的基础上,才可避免对供电线路的直接损坏,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升电网整体经济效益水平。

3.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措施

3.1 加强和完善调度运行管理工作

要想进一步完善和约束电网的调度运行方式,就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并且可行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制度和机制。同时要求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力系统所做出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并且积极配合完善电网调度管理工作,要严防不合格批准情况的出现。也要对相关符合规定制度的管理项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且支持和鼓励工作人员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中保持良好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这也是十分有利于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工作。而那些已经顺利完成了审批的项目,依旧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绝对的认真细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对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进度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提前完成操作单的制定。

3.2按照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

充分了解电网运行时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了电网在实际运行的情况,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相对于处置的预案,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调度。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调度员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对各种的记录进行认真的查阅在,确保一切正常后才能够开始运行。在查阅的过程中要掌握好重要设备的实际检修情况,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检修情况以及当天具体的气象和实时状态来开始工作,在电网的查阅分析时,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预案,确保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减少在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对人员的安全问题。

3.3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与调度计划

对于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电网企业需要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全面分析,一旦出现电网超限运行情况,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保证电网的顺利运行;还需对电网运行中极易发生的事故进行科学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紧急处理对策,并全面记录相关数据。同时,电网调度运行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再结合电网负荷变化的规律来选择对应的运行方式。此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用电状况来对电网的负荷特性进行恰当调整,针对业往往是白天用电、居民夜间用电这一情况,电网企业可对电网的每条线路进行对应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调度机制,进而更好地满足居民与企业的用电需求;针对临时用电情况,电网企业应对配电运行方式加以迅速更改,避免发生电力资源的浪费。

对于调度计划的优化,电网企业应做到3点。1)恰当地编制调度技术,即结合电网检修的具体情况,立足于电网设备的顺利运行,可充分保证大众的日常生活用电等前提条件,来对调度计划进行编制;同时,在调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应极大程度地防止重复停电,实时观察与记录停电的次数与时间,借助停电的时间来检修电网设备,从而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的效率。2)对生产技术与检修计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前者需注意预留位置,后者需考虑生产承载力,还需注意在生产技术制定过程中必须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对计划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进行严密检查,待确定没有差错后,即可实施生产计划。3)在第一时间内公布停电技术,全面说明停电的次数、路线、时间及对应的范围等,并对对应的风险事故的防范手段进行下发,尽量杜绝发生意外情况。

3.4对电网潮流的分布进行合理的优化

从本质上来看,电网潮流分布的合理与否,对电力节能降耗以及传输成本等目标的实施具有直接影响,容易影响电网运行的经济型,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电网结构、节点功率以及电网负荷等等。因此,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影响,应提升电网经济运行效率,首先应和综合分析和统计电网电流以及节点,以更加合理方式设计电网运行标准,不但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还应提升其整体运行效率。在具体优化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与电网潮流分布特点相结合,增强对其在线监测力度以及故障智能诊断水平等,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并通过与电网故障前后潮流分布特点变化规律的有效结合,断开支路与各分布因子的有效连接,选择支路两侧,形成一种在线形式的故障模式库,有效匹配当前电网潮流分布特点,提高对故障处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通过对其系统优化,从根本上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5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调度工作的质量有直观影响,所以电力单位在平常的工作中必须提高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聘用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教授,加强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知识基础,使其掌握电力调度运行的模式、相关操作、倒闸、设备的原理及操作等,以此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技术水平,规范其操作,并加强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基本处理能力。电力部门还要在工作中加强电力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的认知,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的电力调度技术。

4.结束语

电网调度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只有以合理的方式做好电网调度工作,才能够顺利解决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问题,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人民及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耿鹏远.对电网安全调度方面的工作进行探讨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173.

[2]万吨,潘涛.电力调度管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强化措施[J].通讯世界,2018(06):199-200.

[3]刘丽媛.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稳定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