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病治法用药中象思维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中医脾胃病治法用药中象思维的应用

陈国辉

兰州平心堂国医馆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象思维是中医药学最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象思维与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对疾病治疗方法及药物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将自然现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相联系,产生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分析了象思维在脾胃生理病理及治法用药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探索新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象思维;中医脾胃病;生理病理;治法;用药

引言: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而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心理过程,占据人一生时间的 1/3。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脾胃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脾胃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发病因素复杂,与体质因素、环境改变、服用药物等均有密切关系。象思维是一种朴素、原始的思维方式,是华夏先民在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建立在直观感象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中医学中对于脾胃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的论述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面。

1脾象概述

脏象重在从“象”来把握内脏的生理活动规律,故具有解剖实体和集合功能的双重含义。脾象属于脏象,通过对脾的生理之象、因机之象、病理之象、诊断之象系统的综合分析并提取相应资料整理,得出相应的治疗之象。通过对脾之“象”的观察,可进一步推测“脏”的状态。脾象有物象、意象、道象等不同层面的含义: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根据事物自身特有的属性,说明了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的基本特性,这其中体现了象思维中的物象思维。

2象思维在脾胃病治法中的应用

2.1增水行舟法治疗便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增液汤具有促进肠蠕动、抗炎、增加粘液分泌的作用。增液汤可通过增加肠道内水分含量,使干结的粪便松软、膨胀,间接刺激肠道的运动,使粪便易于排出。增液汤三味单体中,生地、玄参含有维生素A的成分,具有润燥作用,麦冬中含有甾体皂苷,能促进腺体分泌的作用。增水行舟法是指用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的药物,治疗因温热病而津液亏耗,大便燥结的一种方法。在中医学中,常将因肠道津液亏乏而引起的大便不通,称为“无水舟停”。此法重在滋阴养液以使水涨舟行,不同于大黄、芒硝、番泻叶等泻下攻积之法,适用于阴虚肠燥证。

2.2温中散寒法治疗胃痛

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中“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寒因热用”“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等理论,并总结出了八法中的“温”法,而温中散寒法即其中一种。主要指以附子、干姜、肉桂等具有温热性质的药物,来治疗里寒证。温中散寒法是指运用温里药来祛除寒邪和温补阳气的一种治法,是中医治疗寒证的基本治法。胃痛为临床常见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涉及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常用温里药中,吴茱萸、干姜、高良姜在调整胃肠道运动、抗溃疡方面作用明确,其中吴茱萸、干姜作用比较广泛;花椒、丁香、肉桂、荜澄茄可以明显抑制胃肠运动。同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部分温里药均具有抗溃疡、调节肠运动、抗腹泻等作用,这也被认为是温中止痛作用的药理学基础。

2.3祛风除湿法治疗泄泻

中医认为“湿”是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有“湿胜则濡泄”之说,而“风能胜湿”的提出,为风药治疗泄泻奠定了理论基础。祛风除湿法则是指运用风药治疗湿邪引起的病症,这一治法源于《黄帝内经》中“风胜湿”理论。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有风流通之处不易潮湿,且水湿遇风易干,古代医家通过意象思维,将这一自然现象运用于医学实践中,提出了“风能胜湿”的观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风药具有改善胃肠蠕动的作用,如葛根可有效的抑制小鼠的胃排空运动,抑制小鼠小肠的蠕动;风药还具有促进炎性反应修复的作用,如防风可减轻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炎性反应,黏膜充血水肿得到缓解,促进溃疡的愈合[1]

3脾胃病用药中象思维的应用

3.1将土直接入药和用土来炮制药物

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黄土对于某些脾胃病症确实具有治疗作用,故将“脾胃属土”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以土补土”的用药方法。主要表现为将土直接入药和用土来炮制药物。直接入药的包括黄土、灶心土和赤石脂等。现代普遍认为土炒能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功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刺激性。而根据病症的不同,选用不同种类的土作为辅料,可以取得不同的疗效。如以灶心土同炒,可以增强温中止泻止血的作用;同赤石脂同炒,可以增强涩肠固脱止泻的作用;以东壁土同炒,可以增强其补脾温中燥湿的作用。

3.2以谷物作为辅料炮制药物

我国的古人认为,通过以谷物来炮制药物,可以借谷气来充养胃气。如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中有“米泔浸之,借谷气以和脾”、“麦麸资其谷气”等论述。在这种意象思维指导下,古人创造了米炒、米泔水浸、麸炒等方法,并将其用于治疗脾胃病的药物炮制中

[2]。现代研究认为,米泔水对油脂有吸附作用,用来浸泡含油质较多的药物,以除去部分油质,降低药物辛辣之性,并可增强补脾和中的作用。

3.3甘味药物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该理论对于脾胃病的用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医提出,具有甘味的药物都具有对脾胃病的治疗作用,同时将对于脾胃有补益作用的药物的药性均归属于“甘”。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常常以甘味的药物进行配伍,如人参、黄芪、甘草、饴糖、蜂蜜等药物[3]。此外,为了增强药物对脾胃的作用,将甘味运用到药物的炮制中,最常用的即蜜炙法。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蜜炙中药可以增加药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增加药物疗效。如党参经蜜炙后,能够提高微量元素的溶出率,增强药物疗效。黄芪蜜炙后,含铁量增高,能够提高补气补血的作用。

3.4药物炒焦在脾胃治疗中的应用

现代研究认为,产生焦香气味的原因与美拉德(Maillard)反应有关,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发生在氨基和羰基间的酶褐变现象,能够使食物增加独特的风味,进而增进人的食欲[4]。药材中复杂的化学成分为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炒焦时的温度为美拉德反应发生提供了外界条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逐渐提出了“土爱暖而喜芳香”“芳香药善入脾胃经,有增强运化,增进食欲,悦脾开胃的功效”等认识,并将“焦香醒脾”这一理论运用于中药炮制中,来增强对脾胃病的疗效,其制法主要有炒黄、炒焦和麸炒等。

结语:中国古代医家,大都是从象入手,运用象思维的方法对包括人体在内的天地万物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种思维方式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所产生,在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显示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合理的思维逻辑,与形式逻辑主义的思维方法相比,显示出广泛联系的巨大优势,为临床解决复杂病症开拓思路、探索新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武明霞,方依依,刘浩敏,鲁海,张春红.从“脾为病,俞在脊”初探脾胃与任督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09):2305-2306.

[2]刘思宇,王振兴,魏静静,柳彦佐,李瑞雨,苏震东,王博瑶.应用《周易》象思维浅析“中土”脾胃与补中益气汤[J].中医药导报,2018,24(17):10-12.

[3]史业骞,初杰,袁红霞,杜昕.“象思维”在脾胃病临床用药方面的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1):929-931.

[4]倪菲,王彩霞,李可大,于睿,崔家鹏,李思琦,袁东超,杨茗茜,李德新.论中医象思维在脾脏象理论构建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0):2074-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