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高剂量 CRRT、低剂量 CRRT治疗脓毒症对患者 TNF-α、 IL-6、 IL-8水平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对比分析高剂量 CRRT、低剂量 CRRT治疗脓毒症对患者 TNF-α、 IL-6、 IL-8水平影响

甘燕青

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南 衡阳 421000

【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高剂量CRRT与低剂量CRRT治疗脓毒症对患者TNF-α、IL-6、IL-8水平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时间内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研究对象形成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治疗中分别予以低剂量、高剂量CRRT,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以验证剂量差异带来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低剂量CRRT治疗脓毒症对患者炎性指标水平(TNF-α、IL-6、IL-8)均有所改善,但高剂量组炎性水平更低,效果更佳,因样本有限,对于患者病情差异对应不同剂量标准仍需经大量样本实验研究确定。

【关键词】脓毒症;CRRT;剂量;TNF-αIL-6IL-8

脓毒症为临床常见危重症疾病,由全身感染导致,炎性反应是脓毒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作为评价病情发展变化的指标之一。而CRRT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替代循环中可代谢炎性因子,逐步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但临床相关研究中表示,CRRT剂量对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不同[1]。为验证不同剂量CRRT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展开高剂量CRRT、低剂量CRRT对TNF-α、IL-6、IL-8水平影响的详细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时间内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研究对象形成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36例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范围29~67岁,均值(50.28±3.37)岁;高剂量组36例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范围31~69岁,均值(51.73±3.48)岁。基线资料统计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

纳入标准:经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判断确诊为脓毒症患者;均为成年(年龄>18岁)患者;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白血病患者;心肝肾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研究前患者或家属均已了解本次研究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取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基础治疗与CRRT治疗,仅在CRRT剂量上存在差异。

基础治疗如下:抗感染、机体内环境纠正、脏器保护、液体复苏等。

CRRT治疗:将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抗凝剂,采用血液净化仪(德国O3)展开治疗;联合颈内静脉、股静脉构建起双腔导管通道,实现静脉血液的连续过滤,过滤期间血流量参数:160~250ml/min,过滤时间:24h。低剂量组CRRT剂量为20ml·kg-1·h-1,高剂量组剂量为40ml·kg-1·h-1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包括TNF-α、IL-6、IL-8,治疗前后均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ELISA进行检测[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计算数据,“%”代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5f855b93768ae_html_ef1d369bdc1b6a59.gif ±s”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

  1. 结果

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TNF-α、IL-6、IL-8三项炎症因子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高剂量组下降幅度大,两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对比(5f855b93768ae_html_ef1d369bdc1b6a59.gif ±s)

组别

例数

TNF-α(ng/L)

IL-6(pg/mL)

IL-8(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低剂量组

36

357.49±43.28

234.82±20.61

177.81±20.37

70.37±11.26

65.37±12.31

50.17±9.38

高剂量组

36

357.84±44.27

125.57±13.42

177.96±20.85

30.53±5.87

64.97±12.36

25.43±5.37

t

0.0339

26.6528

0.0309

18.8247

0.1376

13.7338

P

0.9730

0.0000

0.9755

0.0000

0.8910

0.0000

    1. 讨论

    脓毒症发病急、病情重、治疗难度高,发病后因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随着病情发展,病菌入侵身体各个角落,产生大量内毒素,具有刺激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生成TNF-α、IL-6、IL-8等炎性介质,炎性介质大量存在于血液中,则导致机体炎性反应全面爆发[3]。脓毒症发病后因炎症反应导致大量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如肠道、肾脏等,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脓毒症患者机体炎性指标水平为治疗关键[4]

    相关研究报道中显示,脓毒症患者机体中大量存在的内毒素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多存在于肠道中,可通过渗透进大肠黏膜入血,影响肠道内生化指标平衡。而CRRT治疗是早期控制脓毒症发展最有效、便捷、快速的方法之一,其为体外循环方法,通过连续的血液过滤,将内毒素以及炎性介质因子排除,临床报道中表明CRRT治疗可快速改善脓毒症患者机体内环境、维持电解质平衡。具体来讲,通过CRRT治疗后,过滤到血液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补体激活产物,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转态,从而逐步恢复免疫功能正常,由于治疗中无药物发挥副作用,可最大程度减轻对脏器官带来的损害,提高预后效果[5]

    但具体实验中发现,CRRT治疗剂量对于治疗效果有着一定影响,临床也展开了关于不同剂量CRRT治疗效果的研究,其中在白准、刘旭丽等学者的研究中,对三种CRRT治疗剂量进行了均衡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剂量越高炎性指标水平控制效果越佳[6]。而本次研究与该结果类似,通过CRRT治疗后,排除大量炎性介质,高剂量与低剂量组TNF-α、IL-6、IL-8水平均有所下降,而高剂量组下降幅度大,两组统计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但本次研究存在缺陷,仅对CRRT治疗在炎性指标水平控制方面产生的影响展开了分析,未根据病情程度给出具体剂量标准。

    综上所述,高剂量、低剂量CRRT治疗脓毒症对患者炎性指标水平(TNF-α、IL-6、IL-8)均有所改善,但高剂量组炎性水平更低,效果更佳,因样本有限,对于患者病情差异对应不同剂量标准仍需经大量样本实验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龙邦盛,王振贤,林莉娴, 等.菖蒲郁金汤联合CRRT疗法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免疫功能及PCT、CRP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0,40(6):762-765.

    [2]白准,刘旭丽,曾维忠, 等.不同剂量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转归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20,42(12):1856-1859.

    [3]刘名胜,邢柏.脓毒症性与非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行CRRT治疗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山东医药,2020,60(14):60-64.

    [4]王洪武,吴淑苗,蔡兴俊.肺复张联合CRRT对老年脓毒症伴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及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3):545-547.

    [5]骆强,卿山林,田中, 等.局部枸橼酸抗凝与低分子肝素抗凝对行CRRT治疗脓毒症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2):56-59.

    [6]夏艳梅,石海鹏,武卫东, 等.尿NGAL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CRRT治疗时机的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7):6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