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3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李融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厦门 361003

摘要:目的 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 筛选出本科室于2018/11-2020/3月期间接受的PIH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其中,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模式,同时,实验组还需要联合产前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入院时、产前的焦虑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等。结果 在入院时,两组的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在产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地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在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在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 对PIH患者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逐步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广泛应用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产前护理干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生活质量

引言

PIH是指以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为典型特征的临床常见病症,在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孕妇抽搐、昏厥等,甚至会对母婴安全带来威胁。因为PIH会对母婴结局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对其实施护理极其重要。对此,本文筛选出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产前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效果,相关内容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筛选出本院妇产科于2018/11-2020/3月期间接受的PIH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以上所有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且不存在其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6±5.6)岁;妊娠周期33-39周,平均妊娠周期(37.48±4.12)周;病情程度: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8例;初产妇27例,经产妇15例。实验组: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7±6.8)岁;妊娠周期32-39周,平均妊娠周期(38.02±3.02)周;病情程度:轻度16例、中度20例、重度6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17例。对比两组以上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以下研究值得开展有效对比实验。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提供良好、温馨、舒适的室内环境;加强住院期间饮食管理(多摄入一些高蛋白、高纤维类的食物,少盐少油等);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等;且对患者的血压、胎心等进行密切监测,使患者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孕妇对整个生产流程熟悉、了解,由此能够缓解患者的不安心理[1]。同时,实验组还需要联合产前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①加强心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2次/日,30min/次,并且还需要积极构建协调、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于对孕妇的内心动态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且第一时间解答孕妇的疑问;②通过多媒体平台、宣传手册等为孕妇介绍与分娩相关的知识,加强临床宣教,确保孕妇能够全面了解分娩过程及需要注意的细节;③对患者接受与PIH相关的临床知识,使患者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对胎儿造成的危害等,由此能够引导患者更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减轻孕妇的疑虑,增强其自信心;④加强产后育儿知识的培养与指导,督促患者按照医嘱服药,使患者认识到治疗PIH药物的安全性,引导患者积极配合血压控制与防治,消除顾忌,尽可能地避免对胎儿造成过大的影响;⑤利用音乐等辅助胎教管理,选择一些愉悦、轻松、轻缓的音乐在就餐期间播放;⑥结合患者的不同情绪变化,对其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与指导。并在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下,动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避免出现不良情绪或消极心态等,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新生儿的到来。

1.3指标评价

通过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活力等,各项分值是1-10分,分值愈大,说明生存质量愈佳[2]。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分别在孕妇入院时、产前1周进行评价,总分是100分,分值愈大,说明焦虑情况愈严重。

1.4 数据处理

通过SPSS25.0软件对以上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量数据给予x±s阐释,并进行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的焦虑评分

在入院时,两组的焦虑评分无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在产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地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焦虑评分(x±s)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产前1周

对照组

42

56.22±6.03

55.16±5.06

实验组

42

54.65±7.15

43.56±4.80

2.2 对比两组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在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在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x±s)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躯体功能

2.45±0.65

2.39±0.72

3.65±0.86

4.72±1.25

机体疼痛

2.38±0.43

2.71±0.68

3.46±0.76

3.75±0.75

社会功能

2.03±0.74

2.05±0.26

3.15±0.74

4.20±1.02

情绪角色

2.02±0.45

2.04±0.47

3.18±0.96

3.75±0.98

心理活力

2.25±0.74

2.19±0.74

3.74±0.87

4.06±1.46

总计

10.79±4.05

10.45±4.18

17.45±2.46

20.45±6.48

3 讨论

PIH是妊娠期特有的一个常见病症,其临床表现是:高血压、蛋白尿、身体浮肿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抽搐、昏厥、心肾功能衰竭、胎盘剥离、胎儿宫内窒息、胎儿发育迟缓等,乃至会对母婴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并且,在剖宫产分娩中,剖宫产本身就是一个特有的应激原,这会使患者的情绪出现巨大的波动,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间接性地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根据临床研究能够发现,产前焦虑症的病情严重性会对患者的术中配合、术后效果、预后质量等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严重焦虑、恐慌的PIH患者,其预后质量非常差[3]。另外,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妊娠期间,孕妇的心态平和有利于稳定血压,对PIH患者的临床防治与疾病康复来说,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PIH病情变化迅速,进展较快,所以对患者实施产前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这是增强母婴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应用手段。所以,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一定要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产前护理干预策略,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与管理,逐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这对于增强临床效果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本文的研究能够发现:在入院时,两组的焦虑评分无差异,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在产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地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在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无差异,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价值;在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这说明,通过产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稳定情绪、改善心情,逐步增强生活质量[4]。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通过对孕妇进行PIH相关知识的宣教、分娩过程的讲解等,能够帮助孕妇更全面地了解分娩的各个过程及注意要点,由此能够减轻其恐慌心理,逐步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促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

总而言之,在临床上,PIH被认为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妊娠期病症,对PIH患者实施产前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所以,各级医院的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加大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开展产前护理指导,这对于避免不良预后、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玉萍.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6(031):21-22.

[2]区结华.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及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 2016, 29(001):226.

[3]毛彦珂.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000(031):P.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