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与传统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中医治疗与传统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评价

王遥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采用两种疗法:即中医和传统疗法,并对比其治疗不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我院患儿90例,入院原因:小儿肺炎;分组方法:予以数字抽选法;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组别例数:两组均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疗法,实验组予以中医疗法。结果:实验组予以中医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6.67%,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治疗小儿肺炎推荐采用中医治疗,该方法能够提高疗效,且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传统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评价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在儿科疾病中小儿肺炎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其发生几率及致死率都极高。由于小儿均处于身体成长时期,其肺部正在发育阶段,其各方面的抗细菌和病毒能力较弱,增加了疾病的发生率。小儿肺炎一般以春季和冬季较多,患病后会引发相关临床症状,如气喘、咳嗽等,不利于小儿的身心健康[1]。因此,本研究对小儿肺炎采用两种疗法:即中医和传统疗法,并对比其治疗不同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我院患儿90例,入院原因: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咳嗽、呼吸急促、表现烦躁等;分组方法:予以数字抽选法;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组别例数:两组均各45例。实验组:男、女患儿分别为25例、20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至8岁,平均(3.23±0.56)岁,病程7至12天,平均(9.56±2.12)天;实验组:男、女患儿分别为24例、21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至9岁,平均(3.72±0.62)岁,病程7至13天,平均(9.77±2.53)天。患儿均经过X线确诊,与患儿监护人予以沟通,经过同意后参与研究,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对比意义,P>0.05。

1.2具体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对其进行X线检查,予以血液常规检查,病进行止咳、退热等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红霉素(国药准字:H12020970,生产厂家: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20~30mg/(kg·d),分两次静脉滴入一个疗程为2周。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方法,以患儿症候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型:即风热闭肺型、痰热闭肺型、阴虚肺热型;采取不同的中药予以口服治疗,由我院自行配置肺炎1号(适用于急性期)、肺炎2号(适用于急性期)、肺炎3号(适用于恢复期)。(1)其中肺炎1号(疏风清热、止咳平喘):药物组成:10克桑叶、10克芦根、6克薄荷、10克杏仁、6克甘草、10克前胡、10克连翘、6克桔梗、10克黄岑;(2)肺炎2号(清热化痰):药物组成: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杏仁、2克川贝、10克瓜蒌、10克前胡、15克鱼腥草、30克石膏、6克麻黄、6克甘草、10克葶苈子;(3)肺炎3号(滋阴润肺):药物组成:10克白芍、2克川贝、10克玄参、6克薄荷、10克麦冬、10克生地、6克甘草。上述药物用开水煎熬服用,每日2次,用药2周。

1.3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儿病情好转情况予以记录,观察指标为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阴影恢复时间。(2)对两组患儿不反应情况予以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5f855e7b94126_html_609163e8142e63e8.gif )表示,组间比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数据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由医护人员统计的数据结果发现,实验组予以中医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改善表(5f855e7b94126_html_609163e8142e63e8.gif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d)

咳嗽消失(d)

肺部啰音/阴影消失(d)

实验组

45

2.45±0.78

2.71±1.12

5.35±1.31

对照组

45

4.67±1.21

4.89±1.23

7.67±1.43

t

-

15.004

8.790

8.024

P

-

<0.05

<0.05

<0.05

2.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实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1例面色发白、1例恶心、1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P<0.05。

3 讨论

肺炎在小儿中十分多年,从季节来看又以春季和冬季发生更为频繁,但确诊后予以及时治疗对患儿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同时由于小儿肺炎存在反复的特点,故一旦病程延长或治疗受到耽误则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最为严重的情况将危机到患儿生命。目前对于小儿肺炎临床上多予以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接受和运用范围比较广的是红霉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于治疗小儿肺炎具有一定价值。但在中医里小儿肺炎属于“咳嗽”、“喘证”的范畴,由于小儿均具年龄小、发育不完善阶段,其脏腑和器官均十分娇嫩,因此更加容易受到病毒侵害[2]。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予以中医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本次实验组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特点予以分型,并实施对症给药治疗。本次中药药方分为三个方案,即对于风热闭肺型的患儿,其药方主要以疏风清热、止咳平喘为主;对于痰热闭肺型的患儿,其药物主要以清热化痰为主;对于阴虚肺热型的患儿,其药物主要以滋阴润肺为主;有据可循的治疗方案有利于确保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还表示: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6.67%。究其原因是因为红霉素需要肾脏代谢,一定剂量便会对肾脏有所损伤,因此可能导致患儿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3]。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治疗小儿肺炎予以中药治疗的方案更为推荐,由于中药治疗效果确切,且更为安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儿病情快速好转和康复。

【参考文献】

[1]吕凯峰,张伟,陈宏.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6):37-39.

[2]李国光.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小儿肺炎[J].健康必读,2020,(14):166.

[3]牟英.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评价[J].家庭医药,2019,(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