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ESBLs-ECO耐药情况及术后发生院内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产科 ESBLs-ECO耐药情况及术后发生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分析

丁小玲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s-ECO)感染、耐药情况以及术后院内感染ESBLs-ECO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产科病区住院且分娩的患者感染ESBLs-ECO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分析ESBLs-ECO的感染、耐药情况以及术后院内感染ESBLs-ECO的危险因素。结果:产科由ESBLs-ECO的感染以生殖道感染为主,住院天数>14天、2联及以上抗生素联用是发生院内感染ESBLs-ECO的危险因素。ESBLs-ECO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结论:产科由ESBLs-ECO的感染以生殖道感染为主,住院天数>14天、2联及以上抗生素联用是发生院内ESBLs-ECO感染的高危因素,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医院感染;耐药性;

分类号:R7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s-ECO)是产科住院患者感染的最主要多重耐药致病菌[1]。近年来,ESBLs-ECO导致院内感染在产科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患者感染、住院时间延长和花费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ESBLs-ECO感染、耐药情况以及院内感染ESBLs-ECO的危险因素,为规范临床操作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三甲医院产科住院且分娩的感染ESBLs-ECO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临床资料包括主诉、现病史、药敏结果,诊疗经过、用药情况、治疗效果等(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培养结果均剔除同一患者多次送检的重复菌株)。

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n, %) 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率的差异程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ESBLs-ECO感染部位分析

72例产科感染ESBLs-ECO病例,其中56.49%病例合并胎膜早破;院内感染患者共18例;由ESBLs-ECO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生殖道,约占36.84%,其次为腹部切口和为血液系统。

3.2 ESBLs-ECO耐药情况分析

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及第三代头孢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但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仅为22.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4.8%和3%,见表1。

表1 7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抗生素

敏感

耐药株

中介

株数

敏感率

株数

敏感率

株数

敏感率

氨苄西林

0

0

72

100

0

0

头孢呋辛

0

0

72

100

0

0

头孢唑林

0

0

72

100

0

0

头孢噻肟

0

0

72

100

0

0

头孢曲松

0

0

72

100

0

0

头孢他啶

54

75.0

15

20.8

3

4.2

头孢哌酮/舒巴坦

48

66.7

3

4.2

21

29.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70

97.2

1

1.4

1

1.4

3.3术后发生ESBLs-ECO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72例病例41例剖宫产分娩进行单因素分析,住院天数>14天、2联及以上抗生素联用是院内感染ESBLs-ECO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单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例数

非医院感染例数

X2

P值

住院天数

(天)

≤14

2

20

8.89

0.005

>14

9

10

抗生素的联用(种)

<2

7

27

4.16

0.048

≥2

4

3

抗生素使用天数(天)

<4

5

21

2.10

0.156

≥4

6

9

分析讨论

大肠埃希菌为条件致病菌,一般不致病,但是可以随着环境及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等情况引起相应感染[2]。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排ESBLs-ECO所致院内感染的首位,分析原因:可能与过多人为干预及处理如产程中频繁的宫口检查等有关。其次院内感染部位第二、三位分别为腹部切口和血液系统感染,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为可能原因。对ESBLs-ECO所致院内感染进行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14天、2联及以上抗生素联用是院内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该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接受的各种治疗越多,受各类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越大。

有研究证实产ESBLs-ECO耐药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4]。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本区域产科ESBLs-ECO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及第三代头孢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率远大于75%,应避免使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耐药率低。根据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主要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5],但如患者感染ESBLs-ECO,根据前面药敏结果ESBLs-ECO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或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100%,术后对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出现发热, 并伴血象及CPR升高的患者,且存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送检标本的同时开始经验性治疗, 根据产科用药的特殊性,选择针对ESBLs-ECO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可以考虑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经验性治疗。

参考文献:

[1]吉柳,李晓军,武文慧, 等.2403例妇产科术后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监测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4),509-512

[2]徐学静, 曹小利, 张之烽, 等.血培养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及ESBLs编码基因的流行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1):55-57

[3]Ibrahim ME,Bilal NE,Magzoub MA,et al.Prevalence of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from hospitals in Khartoum state, Sudan[J].Oman Medical Journal, 2013, 28(2):116-120.

[4]陈向阳,闫灿.综合性医院575株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4):2680-2681,2684

[5]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年版) 》的通知[S].国卫办医发[2015]43号.2015-07-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