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杨灿霞

山东省菏泽市博爱手外显微骨科医院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目的:为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选取2019年11月—2019年12月160例在该院骨外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80)和对照组(n=80),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在骨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管理;骨科护理

由于骨科患者的康复周期长,且患者在康复期间容易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风险事件,所以降低护理管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工作质量,是护理人员目前关注的工作重点。护理风险管理旨在发现护理管理工作、护理人员及患者自身等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管理措施[1]。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为降低风险事件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骨外科就诊的16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研究组:男37例,女43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为(44.7±1.8)岁;对照组:男35例,女45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45.2±2.8)岁。匹配两组患者患病类型、病程、治疗方法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医学常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干预。

1.2.1建立风险管理专项小组并且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小组对近几年骨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将风险因素分类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2];依据护理管理规定与标准,完善骨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3]

1.2.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预防风险的能力。定期组织培训,采取考核上岗制度。

1.2.3开展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并科学配置护理资源。每年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最前沿的护理专业知识,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根据护理人员的性格特点和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合理分配工作岗位,避免出现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监测患者病情不到位等情况[4]

1.2.4对护理管理中的常见风险事件制定详细且合理的应急方案。定期清扫病房,保持卫生,避免医院感染,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所需物品,清除能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险品等。

1.3评价指标

随时记录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护理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该次的研究数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均为计数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性时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研究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患者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功能变化,这些变化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由于骨科工作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导致护理人员长期处在一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加之患者受疾病影响而产生的负面情绪,都会增加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5]。骨科护理管理工作繁琐且强度大,但人员配置不足,使护理人员易产生负面情绪,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并且科室制度不完善,未能明确规定岗位职责,都易诱发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不过关,使得护理管理工作质量下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恢复,也易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由于骨科患者病程较长,且部分患者病情重,住院期间易出现心理问题,还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常识,对治疗措施不理解,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6]。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例如,完善并全面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全面评估护理管理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制定科学的排班、代班、请假制度,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工作中定期检修诊疗设备,清点和补充应急所需药品和相关设备。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96.1%,7.9%),均优于对照组(81.8%,23.6%),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常见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了患者的后期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晓玲,郑雪梅,李民霞.骨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8,28(16):11-13.

  2. 商丹英,贾勤,李璐,等.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13(4):664-666.

  3. 梁瑞芬.骨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6(7):1887-1888.

  4. 陆艳.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4(30):15-17.

  5. 杨彬畸.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36):43-44.

  6. 许玉红.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5(1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