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对预防急症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31
/ 2

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对预防急症 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

黄举忠 张鑫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目的:急症ICU获得性衰弱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预防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接诊,均分组别,病例数94例,实验组(n=47)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参照组开展(n=47)常规ICU基础干预,将两组病患ADL完成均数、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MRC评分、ICU-AW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病患ADL完成均数、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MRC评分、ICU-AW发生率数据情况均较优,与参照组数据比对P<0.05。结论:急症ICU获得性衰弱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可有效预防急症ICU获得性衰弱疾病发生率,改善病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预后,应推广。

【关键词】早期活动干预护理;预防;急症ICU获得性衰弱


急危重症IUC患者各项身体机能均较差,使其极易出现ICU获得性衰弱病症,临床主要表征为四肢瘫痪、呼吸机脱机困难、肌肉萎缩、肌肉乏力等病症,进而延长病患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经研究,有效的早期干预可早期发现急症ICU病患症状,并实施早期干预,对预防并改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病症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观察急症ICU获得性衰弱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预防的价值,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接诊,均分组别,病例数94例,实验组(n=47)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参照组开展(n=47)常规ICU基础干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对中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病患意识清醒,可简单开展伸舌、皱眉、闭眼、睁眼、点头等简单活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均为ICU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1]

排除标准:排除四肢不全的患者;排除预期生存期低于6个月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神经肌肉性疾病[2]

实验组:均未机械通气时间(3.0±0.2)d;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0岁,中位年龄为(39.6±1.6)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

参照组:均未机械通气时间(3.0±0.1)d;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年龄为(39.0±1.6)岁;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

    1. 方法

参照组开展(n=47)常规ICU基础干预,实验组(n=47)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评估RASS评分,待患者可清醒回答问题且意识清除后开展早期活动干预。

早期活动干预遵循阶梯式、循序渐进的原则,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待RASS评分为0分时开展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早期被动活动方案。护理人员需每日为患者开展四肢关节运动、挤捏腓肠肌等运动,并按摩患者肌肉,协同患者开展足泵干预。

早期主动活动方案。指导并协同患者开展踝泵运动,告知患者坐在床上或躺在床上,放松大腿,伸展下肢,并将脚尖缓缓勾起,使得脚尖朝向自己,保持10s,之后缓慢下压,保持10s,活动5min为宜;指导患者取平卧膝关节屈曲,保持胫骨平行与床面,促使股骨、臀部与床保持垂直,之后缓慢复原,上述动作活动10次;四肢关节开展旋转、外展、内收运动。上述活动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三时与晚间9时。

患者脱机1d且循环稳定后可开展床旁协助运动、离床主动运动、短距离协调运动。每次锻炼时间保持在20~30min。

1.3 评定指标

将两组病患ADL完成均数、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MRC评分、ICU-AW发生率进行比对。

通过MRC-score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双侧六组肌群情况;通过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t检验,以5f9d19756e3ea_html_278849f42ca1ed7e.png 形式展开,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实验组病患ADL完成均数、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MRC评分、ICU-AW发生率数据情况均较优,与参照组数据比对P<0.05。

1 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指标数据改善情况(5f9d19756e3ea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n%

分组

例数

ADL完成均数

ICU滞留时间(d)

机械通气时间(t/d)

MRC评分

ICU-AW

参照组

47

2.80±0.70

6.70±0.90

5.00±0.90

42.00±2.80

53.19(25/47)

实验组

47

4.00±0.80

3.40±0.20

2.80±0.70

53.00±2.70

17.02(8/47)

t


7.7391

24.5388

13.2281

19.3875

13.4953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ICU患者存在病情严重的特点,且疾病治疗及护理具备特殊性,患者流动性有限且需长期卧床休息,导致患者极易出现急症ICU获得性衰弱,且急症ICU获得性衰弱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4]

经研究,急症ICU患者长期制动,价值行机械通气治疗,使得患者下肢肌肉含量减少,早期活动干预可促进患者全关节及肢体活动,打断患者镇静状态,缩短机械同时,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早期活动干预可通过主被动运动、床旁等活动促进各关节运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预后起到重要的影响[5]。经本次数据分析可见:实验组病患ADL完成均数、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MRC评分、ICU-AW发生率数据情况均较优,与参照组数据比对P<0.05。

综上所述,急症ICU获得性衰弱实施早期活动干预护理,可有效预防急症ICU获得性衰弱疾病发生率,改善病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预后,应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名桂,侯春怡,王芳芳, 等.预防ICU患者获得性衰弱最佳早期活动策略的循证护理实践[J].护理学报,2019,26(23):45-49.

[2] 吴雨晨,王国强,丁楠楠, 等.国内外ICU获得性衰弱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5):3199-3205.

[3] 梁冰,张莉,张可, 等.早期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衰弱干预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4):3091-3096.

[4] 刘琪,曹岚.认知功能正常的胰腺炎患者解除约束对ICU获得性衰弱、四肢肌力、拔管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0):2347-2351.

[5] 李苗苗,罗健,谢霖, 等.预防ICU获得性谵妄和获得性衰弱的集束化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3):35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