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浅析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

孟令栋

山东省曹县磐石街道办事处 山东菏泽 274400

摘要:城市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国家政府重点倡导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城市化土地管理的关键任务。在目前城市化进程发展日益快速的背景下,人口规模与土地资源不能完全相匹配,导致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性结构出现相应问题,对居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土地规划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对象。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规划利用相关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土地规划利用;实际对策

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暴露出土地规划利用的问题,尤其是不同类型的用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问题,城镇化中的土地规划利用,应该注重合理性与经济性,避免出现问题,才能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效率和水平,满足城镇化的需求,城镇化建设中,提高对土地规划利用的重视度,强调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性、科学性。

1.城镇化建设土地规划利用现状

1.1土地利用率不高

在长期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一直都有存在,这也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并未达到理想,这样的情况会让土地资源产生极大浪费,首先城镇土地闲置浪费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有一些城市在新区建设时,为追求土地宽广气派,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城市这种情况都比较常见,这也使得城镇用地快速地向着四周面蔓延,甚至有一些城市出现了城市的建设速度,比人口增长的速度更高的问题,土地资源被严重的浪费,这和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其次是农村空心化的情况比较明显,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有很多农村居民开始进入到城市工作,这也让其自身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受到比较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仍然有一些农民把农村耕地当作自己生存的底线,这也使得农村存在很多空置的住房,无法得到有效地利用。以及还有一些居民随着收入不断的增加,要能够通过住房来提升生活质量,从而导致房屋出现多、乱的建房问题,难以禁止让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有所增加。

1.2土地供给矛盾突出

土地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发展的核心载体,如果城镇化建设缺少土地的支撑,则无法达到良性发展目标,城市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我国人多地少,这是最为突出的土地资源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间的土地存量越来越少,土地资源后备不足、不可再生的客观条件限制了城镇发展,土地紧缺成为制约城镇化建设瓶颈。目前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双中期阶段”,也就是说,工业化中期与城镇化中期两个中期,在这一时期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长,速度不同、矛盾突出,影响了城镇化建设质量,在城镇化规模化发展前提下,土地供求矛盾进一步凸显,政府要合理把握土地资源,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不能越过生产红线,综合考虑城乡结合,城镇化建设土地资源制约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困扰问题。

2.城镇化建设土地规划利用策略

2.1制定规范的用地计划

城镇化建设时,为了解决土地规划利用时的问题,需提前制定出规范的用地计划,保障土地资源分配及利用的合理性,用地计划在城镇的土地规划中,起到引导和管理的作用,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可操作性。土地规划利用时的用地计划,要遵循审批的流程,避免有过度征用、少量开发的情况,如有不符合城镇开发的要求,禁止审批通过,用地计划中,全面监督城镇中的土地资源,在规定的范围内,提高土地规划利用的效率,加强开发控制的力度,注重土地规划利用的效益,按照用地计划,落实各项用地规划的行为。

2.2完善土地市场

土地的规划与使用必须要获得土地市场的支持,所以在这个阶段工作当中要始终扩大市场机制所配置的土地资源范围。对可以由市场来完成的土地资源分配任务,需要尽量避免政府干预的行为,在实施阶段应尽量细分供应土地的具体范围,同时要能够发挥出市场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指导,让统一资源可以获得更加高效的配置。在目前的土地市场当中,政府需要重视对土地资源下集体土地身份歧视的打破,要能够构建一个更加统一且竞争更加公开的市场环境,让不同渠道之间的土地资源可以获得合理配置,同时也要能够规范土地的交易所以及专用中心等相关建设,在条件稳定之后,能够逐步使其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交易市场。

2.3优化农村土地征收

城镇发展必然涉及到农村土地的征收,要科学合理做好征收工作。为了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要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公正的征地程序,保证各方利益不受侵害。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政府对土地征收工作非常重视,通过政府招商实现了土地的流转,那么,进行市场化动作时,一定要做好监督,避免出现政绩工程、个人获利的情况,保证财政资金到位,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保证群众利益。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均存在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公众参与度低、透明度低,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全面做好土地利用规范程序,强化土地供应、征收审批等项管理,才能保证被征地者相应知情权与参与权。利用各种舆论机构,做好社会公众对土地征收环节监督,对不合法现象进行举报、公布,保证土地征收合理合法。

2.4利用用地长效机制

在城镇化土地建设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虽然具备调控作用,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过分主导土地资源配置也会对城镇化全面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利用用地长效运行机制对其适时限制政府进行土地征收,以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为主要发展理念,将用地节约集约提升至法律层面,对土地建设用地情况进行处理优化,积极培育用地试点工程,建立健全统一招商、共同开发的土地存量机构;秉持节约用地发展核心,将农民住房建设和工业园区聚集建设相结合,可开展多层住宅建设工程,减轻城镇化建设土地利用压力。在城镇化建设实际发展中,积极鼓励开展集体经济工业用地市场流通工作,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统筹规划发展,对当地居民和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具备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土地使用效率。

2.5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进行土地资源规划的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将基本的农田保护当做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耕地是可以让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且对于民族的生存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规划的过程当中,应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让耕地得以保障。相关部门需要能够始终坚持耕地红线,并且以此为基本条件,把一些地区当中的优质耕地要永久性地纳入到基本的农田保护范围之内,在确定优质农田的地位之后,不可以随意进行更改。而其他的基本农田也要能够在省级以上的部门批准之后,才能够予以挪用。在具体对此政策实施的阶段,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管制区的具体经验,并且结合起来将其改进,成为更加适合本地区的农田保护制度。让耕地保护以及城镇化的建设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不仅如此,还要尽量控制城乡建设耕地的规模当作土地规划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土地资源获得合理的供给。在耕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时,要始终能够满足目前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及未来社会的根本性发展,进而给予后代可以留下足够使用的土地,并按照土地的数量以及质量对其用途进行分配。与此同时也要能够协调城市的建设和农村发展争耕地的要求,让耕地能够始终实现可耕可用的原则。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突破,相关工作人员不必为了盲目追求速度让建设变得更快,反而可以适当的放缓速度,尽量让城市化发展的质量有所提高,未定情况下甚至要限制城市向外扩张的步伐。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与土地资源是分不开的,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让土地规划的问题得以解决,尽量保障城市化建设能够在以科学土地规划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新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要素利用问题的探究[J].当代经济,2018,34(7):13-15.

[2]郑少慧.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26):234.

[3]胡兴勇.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规划利用问题探究[J].江西建材,2017,37(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