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探析

刘斌

天津市利维特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3004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实验仪器也越来越多。实验室仪器设备作为实验结果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有利于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本文从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


1.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当中仪器设备是其重要的资产,加强对于设备仪器的管理对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研究所以及高效来讲,加强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以及提升软硬件基础条件,是当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加强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有效的管理,除了能够确保仪器设备有效应用,还能够将其作用最大化的发挥。所以,不断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 管理,确保其能够得到规范化以及制度化和科学化。

2.设备的分类

实验室根据仪器的用途可视实际情况分为:重要仪器、主要仪器、辅助设备和实物量具四个类别,方便日后对仪器设备管理;

(1)重要仪器:直接显示数值类结果或示值参与检测结果计算及定性类检测的核心仪器称为重要仪器,如用于无损检测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

(2)主要仪器:用来精确控制试验条件或示值不参与检测结果计算但会影响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的仪器称为主要仪器;如用于环境监控的温湿度计。

(3)辅助设备:试验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其使用不会影响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的设备(如使样品产生形变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如用于电压稳定的稳压电源。

(4)实物量具:具有所赋量值,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一个或多个量值的测量仪器,称为实物量具;如量块。

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1)实验仪器管理者的意识薄弱

实验室管理员和操作员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专业性的培训,没有及时地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校验,久而久之实验仪器就会出现测试精准度偏离控制的问题,从而造成对实验结果误判。另外,实验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可能会对使用设备仪器操作不当,从而使得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缩短。

(2)设备管理模式落后

根据实际的情况调研,现阶段实验室在实际的管理中通常采用的是人工管理方式,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非常很少。并且人工管理方式往往在只是在仪器设备的防尘以及防火和防盗等管理当中,相对于仪器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对市场信息的获取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完善,对于信息技术没有有效应用,管理方式也是非常的落后。

(3)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在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时,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报废、重购或安排维修。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复杂和执行力度差,仪器报修或报废审批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还会产生较高的管理经费。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许多管理标准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不到位,许多仪器设备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4)样品信息不全

实验室关的样品流转记录和样品接受记录还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样品量不足等现象,有些实验室的委托协议书也会缺少客户不进行相应的复检的声明,实验室样品在内部流转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样品状态信息,样品在流转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出现异常,这些都是样品信息不全导致的问题。

(5)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缺乏指导

随着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在学习中科技含量以及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操作较为复杂的设备,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指导才能有效的使用,但是在实验室中却出现一些工作人员对设备认识以及操作的认识不熟悉,从而导致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而出现问题。

4.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措施

(1)增强对实验仪器的质量管理意识

实验室管理员和操作员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并定期地参加技术培训,提高检验水平,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同时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将实验设备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看待。只有在根本上增强自身的质量管理意识,才能确保产品检验能够准确、顺利地完成,从而保证产品是满足要求的,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明确质量管理的原则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应遵循以下4点原则:①全面性原则,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实验室中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②适用性原则,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对其质量进行检测也有所差异,因此,应采取适用的质量管理方法;③动态化原则,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较为频繁,常处于不同的使用状态和检测状态,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情况变化较多,因此应采取动态管理措施;④经济性原则,仪器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质量管理成本,应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3)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应从管理原则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管理标准,为质量管理效果提供保障。针对于目前管理体系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细化管理任务,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并严格地按照标准流程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流程的有序进行。

(4)标准物质和样品

标准物质管理是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标准物质作为实验室检测的重要资源,会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所以很多检测实验室都会使用大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质量控制,以保障检测工作的质量。样品管理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关键控制点,首先应规范实验室样品管理程序,安排专门人员对样品进行管理,表明样品的流转状态,并对样品室的环境条件做好记录,保障检测实验室各项样品处理工作能够符合操作标准。

(5)对仪器设备实施统一管理

首先需要实验室对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与安排,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实验室中的设备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对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使得仪器设备能够更好应对各种实验下的问题;其次是对各种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进行统一记录以及管理,同时这在管理中对不同仪器设备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使得仪器设备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实验下工作,为实验室的发展带来积极意义;最后,对同类型的仪器设备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将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从而使得仪器设备中的各种问题都能够顺利的找到解决方案,促进各种问题的解决。


结语

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是以标准的制定和贯彻等形式,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是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地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把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向明.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研究[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33):101.

[2]刘泉英, 刘文彬. 质量管理体系在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时代汽车, 2020, No.334(10):11-12.

[3]张香玲, 王春霞. 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检验质量保证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21):137-138.

[4]肖引. 检测公司实验室设备管理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 No.664(02):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