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是如何分类的,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结肠炎是如何分类的,如何护理?

徐志敏

蓬溪县人民医院 四川 遂宁 629100

在临床中,结肠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持续上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1. 结肠炎的分类方法

结肠炎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所致。除此之外,变态反应也是导致结肠炎的重要原因。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能够将其分为两种:一是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二是特异型性炎症病变。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是指溃疡性结肠炎,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腹泻、腹痛、大便结石以及黏液便等。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是指患者缺血性结肠炎、感染性结肠炎以及伪膜性结肠炎等疾病。在发病期间,患者存在消瘦乏力等症状,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现如今,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结肠癌的风险比较大,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

  1. 结肠炎的发病原因

  1. 遗传因素导致结肠炎

有关数据显示,遗传因素引发结肠炎的几率超过了30%,危害较大。

  1. 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结肠炎

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肾上腺素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从血清中能够检查患者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部分患者在感染肠道菌之后,和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因此,细胞免疫异常和结肠炎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1. 环境因素导致结肠炎

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对结肠炎疾病具有严重的影响,比如:吸烟,阑尾切除以及服用避孕药等,都会增加结肠炎疾病风险性。

  1. 感染因素导致结肠炎

感染因子会导致结肠炎,细菌、病毒感染和结肠炎具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发病之前,存在肠道感染史。因此,肠道感染也是导致结肠炎的风险因素。

  1. 其他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心理特征,对事物的适应性较差,这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食物过敏,比如:牛奶过敏。患者一旦进食该类食物,会导致结肠炎复发现象。如果停止食用此类食物,病情会明显消失。有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导致结肠炎疾病的重要原因。

  1. 结肠炎的临床症状

  1. 腹泻症状

结肠炎患者会出现粘液便或者脓血便,3~4次/d,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每天腹泻次数达到10次,且呈现出血水样。

  1. 腹痛症状

结肠炎患者存在轻度腹痛现象,一般情况下,患者为轻度到中度的腹痛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腹部阵痛,在排便之后此种疼痛会缓解。

  1. 里急后重症状

患者受到直肠炎症刺激后产生里急后重症状。

  1. 其他症状

患者存在发热、腹胀、贫血、消瘦、乏力以及失眠多梦等症状。

  1. 并发症

结肠炎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易出现结肠狭窄、大出血、结肠癌以及结肠息肉等症状,甚至出现肠外并发症,比如: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虹膜炎以及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等。

  1. 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1. 实施基础治疗

对于结肠炎患者来说,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出现疲劳现象。相关人员指导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针对重症患者,如果存在肠瘘及巨结肠等并发症,应该实施全肠外营养处理措施。

  1. 实施药物治疗方案

针对结肠炎患者,给予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比如:柳氮磺吡啶,该药物可在中度结肠炎患者中应用,在患者间歇期使用柳氮磺吡啶,具有预防肠炎复发的效果。根据医生的指导,对药物剂量进行控制。在治疗期间,连续检查患者肝肾功能。与此同时,针对结肠炎患者可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除此之外,还可实施奥沙拉嗪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给予结肠炎患者糖皮质激素,比如:强的松等,可抑制患者急性活动期炎症,效果显著。

  1. 实施手术治疗方案

针对大出血患者、即将穿孔患者在疾病持续性加重时,应该给予手术治疗方案,倘若患者长期依赖激素,需实施手术治疗方案。

  1. 结肠炎如何护理?

  1.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结肠炎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易出现诸多负性情绪,比如: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恐惧紧张的心理等。护理人员积极和结肠炎患者交流,充分了解其心情状况,给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1. 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在结肠炎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给患者讲解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对于结肠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回答,从而和谐护患之间的关系。

  1. 实施饮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调整结肠炎患者饮食结构,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指导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对患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进行补充,进一步提高其自身免疫力。

  1. 实施药物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给结肠炎患者讲解遵医嘱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告知其药物服用方法和剂量。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告知结肠炎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1. 实施运动护理干预

评估患者恢复情况,以评估结果作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针对结肠炎患者,定期实施按摩和翻身处理,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对并发症进行预防。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结肠炎患者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为后续治疗夯实基础,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