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黄星亮 叶飞 刘静 汪琨 李朝玉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无为市供电公司,安徽省无为市 238300

摘要: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关系到国民电力供应稳定性。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电力资源线损严重,浪费了大量资源。故此,文章将概述线损定义,分析我国企业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探究线损管理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良性发展,节约电力能源。我国有着丰富的电力能源,属于电力能源大国。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电力能源,解决传统石化能源应用过程中所带的弊端,优化国家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能源生产后,需要由电力网络将其输送到各个地区,完成输送过程。电力能源输送过程中线损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科学管理措施,改善线损能源浪费情况。由此可见,电力企业进行线损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受电力设备性能及外部环境的干扰,电网运行各环节中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导致供电成本增加。随电网供电压力的上升,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线损总量不可小视,甚至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及稳定,成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有必要对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本文对相关内容展开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线损管理中的问题
1.1认识问题

线损是电力企业能源管理中客观所存在的问题,但却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措施,降低线损所带来的影响,因此线损是反映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来看,我国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意识不足,只将线损管理停留在表面认识上,并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根据线损产生原因,可知线损出现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需要进行综合管理,才能够改善线损问题。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线损管理意识不足,各部门都将工作重点放置于主要职能任务上,并没有意识到线损管理必要性,致使线损管理没有受到各部门的重视。
1.2结构问题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线损问题需要电力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配合,才能够保障先算管理效果,因此需要构建线损管理组织结构。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将大量的管理精力投入到“一强三优”管理建设中,注重组织职能构造与经济效益提升,各部门也愈加关注主要业务建设情况,忽视了线损管理问题,导致线损缺乏必要的组织结构。尤其在基层电力企业管理中,线损管理组织结构缺失、人员管理不当,导致内部沟通困难问题愈加严重,不利于电力企业发展。
1.3建设问题

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第一,阻值高。电力企业电网建设不合理,导致电网线路过长,导线截面之直径小,增加了电能输送阻值,导致大量的电力能源被耗损;第二,无功补偿。线路中无功补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者配备数量不足,导致功率因素无法满足供应需求;第三,三相负荷。电能供应过程中,三相负荷并不均匀,增加了电能耗损;第四,负荷变化。电能管理过程中,负荷变化不科学,常会出现“大马拉小车”问题,导致负荷与配电容量严重不相符,增加了线损;第五,计量误差。电能表计量误差,会导致电能使用量计算不准,影响电能供应,导致线损增大;第六,安装问题。电力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各部件接触不严密,导致安装技术不到位,增加了电能耗损;第七,障碍物。电力企业线路分布广泛,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通道树木障碍都会增加电能耗损。
1.4工作思路

以全员参与区域内线损管理为抓手,倒逼客户经理尽快熟悉职责内各项业务,促成履职能力提升;进一步强化“降损”目标导向,分线、分台区、分片、分人开展线损异常处置,将线损异常指标控制到目标值内;充分应用绩效管理手段,对内管理对外协同,形成压力传导模式;建立“化小单元”工作组,形成互助提升模式,实现全员业务能力提升。
2、具体的解决措施
2.1建立自主监控运维机制

要常态化将线损管理指工作纳入常规工作,需要建立“自主监控、自主运维”的工作机制来支撑。“自主监控”指供电所由营销专责、营业班长等业务能力较强的同志兼职开展系统监控,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厂站终端、配变终端、专变负控、集中器等运行情况及及各项指标的监控,管理模式从月度发现问题的事后整改转变到日监控及时整改。当发现异常时,监控人员第一时间与客户经理联系,并告知通过系统预判异常原因;“自主运维”是指客户经理接收异常处置派工单后,结合系统研判结果,判断异常类型、范围和预计恢复时间,开展处缺工作。
2.2五步法管理异动

当存量的线损异常得到处置和管控后,管住增量就成为供电所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我们可以用五步法来管住异动,确保线损异常的不发生、少发生。发生线路、变压器异动时,一是参与计量装置的验收并在营销系统内维护计量装置档案及流程,二是投运3日内调整相关的户变或线变档案关系,三是建立更新计量装置设备资产档案,四是在计量系统中进行异动设备参数维护和采集调试,五是连续跟踪监控3日日线损率情况。异动五步管理机制的落地能有效提升异动设备的基础信息管理水平,基础资料收集完整,系统更新及时,计量监控履责到位,避免因异动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也为降低馈线、台区线损异常做好了前序工作。


2.3建立信息传递沟通及考核机制

从县级供电企业层面入手,要建立部门间工作协同通道,对需要协同解决的问题进行传递、沟通,对限时解决的工作要有回应、有落实,对逾期未协助解决的问题要有提醒、通报和考核;供电所要将区域内发生,但需要其他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传递和汇报,要跟踪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落实常态化指标监控、分析、通报、考核机制,以“日跟踪监测、周异常分析、月考核通报”的方式,做好指标日常监控,开展每周异常分析,缩短考核周期,科学开展考核管理,加大过程管控和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激发各部门、各层级主观能动性,变指标压力为前进动力。
2.4加强抄核收管理

偷电及违规用电行为也是引发线损的原因之一。电力企业有必要将抄核收管理与线损控制相配合,若管理过程中发现违规违法行为,结合情节严重程度及相关法规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并开展必要的用电安全教育,提高用户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定期检查计量设备及其他电力设备状态,及时发现私自篡改设备现象,追究责任人,并将问题设备统一保存。
2.5优化组织结构

电力企业内部应该优化组织结构,为线损管理提供基础。具体措施如下:第一,电力企业应该明确电力管理责任,并将其落实到各个管理层级上,细化线损管理工作;第二,电力企业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将线损管理作为各个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引导各个部门协力配合线损管理工作。

结束语

总之,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水平,体现了整个供电所管理能力、业务水平,通过对上面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助于解决供电所在线损管理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沟通问题、人员问题,可以大大降低区域内线损异常问题的发生,这不仅有助于供电所创先创优指标的达成,还能倒逼当前状态下供电所营销业务工作推进,促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祎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41-42.

[2]孙振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8(2):160-161.

[3]王欣玉.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