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肠外瘘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肠外瘘的疗效观察

吴小亮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医院 河北 新乐 050700

【摘要】目的:于肠外瘘患者中早期确定性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间就诊的25例肠外瘘患者做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总结治疗情况。结果:在本课题的25例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均治愈。完全经口进食时间是(14.36±1.45)天,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是(12.05±1.35)天,住院时间是(29.25±4.69)天。有2例患者的吻合口渗漏,术后第三天有1例患者的相邻小肠发生肠瘘,3例患者伤口感染。术后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大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小于术前(P<0.05)。结论:于肠外瘘患者中,应实施早期确定性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预后。

【关键词】早期确定性手术;肠外瘘;治疗效果

对于肠外瘘来说,属于手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可因腹部创伤而发生,是指肠液外露到切口外或腹腔外,可导致局部、全身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较大的影响[1]。因此,需尽早给予肠外瘘患者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间就诊的25例肠外瘘患者做研究,女5例、男20例。20-63岁/(41.36±2.95)岁。患者均存在腹膜腔局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瘘口浸蚀糜烂、营养不良等情况。病因:2例患者是肠坏死、3例患者是外伤、20例患者同手术有关。肠外瘘流量1054-3621ml/(1962.36±236.15)ml。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全场外营养支持、禁食水、确保引流通畅、积极控制感染、积极纠正内环境紊乱、胃肠减压。倘若患者肠管吻合口的近端无法充分引流肠液或者吻合处引流管流出肠液,术前给予患者生长抑制素。根据瘘口的位置选择另行切口或者扩大瘘口当做手术入路,入腹后,提取腹腔积液进行药敏实验。在手术中,要确保轻柔,且尽可能缩小手术的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肠瘘为中心延展至两边,直到无炎症、无充血的肠管即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以及脓液。仔细检查瘘口,防止肠液外溢,腹腔镜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直到冲洗液变得清凉。常规肠吻合,置引流管(大口径的柔性硅胶管),清创后缝合瘘口。

1.3 观察指标

于术前和术后经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预后进行预测,得分越好则病情越重、患者预后越差[2]。与术前和术后测量患者的白蛋白水平。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完全经口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5fa0f1bb2610d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体现,t检验,P<0.05就是统计学差异明显。

2 结果

在本课题的25例患者中,没有死亡病例,均治愈。完全经口进食时间是5-20天/(14.36±1.45)天,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是4-19天/(12.05±1.35)天,住院时间是21-74天/(29.25±4.69)天。有2例患者的吻合口渗漏,其概率是8.0%,积极处理后迅速变得清亮;术后第三天有1例患者的相邻小肠发生肠瘘,其概率是4.0%,四天后再次进行手术(肠瘘和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后治愈;3例患者伤口感染,其概率是12.0%。术后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大于术前(t=9.0872,P=0.0000);术后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小于术前(t=13.5393,P=0.0000)。见表1。

表1 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白蛋白、APACHE Ⅱ(5fa0f1bb2610d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

时间

白蛋白(g/L)

APACHE Ⅱ(分)

术前/25例

30.18±2.45

6.11±1.25

术后/25例

39.62±4.58

2.58±0.37

t

9.0872

13.5393

P

0.0000

0.0000

3 讨论

在腹部外伤以及手术后,易发生肠外瘘,瘘口会流出大量的电解质、消化酶以及和液体等,导致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等紊乱。而且因外瘘肠液存在较多的消化酶,可能导致瘘口周围皮肤发生糜烂。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临床首选紧急手术修补肠瘘对肠外瘘患者治疗,手术失败率很高,手术失败主要原因是很难改善营养状态、感染无法控制。在此之后,临床的营养支持、感染控制等水平明显改善,在肠外瘘患者的治疗中先引流,在控制感染、改善营养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如果肠外瘘仍不能自愈,倘若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证(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晚期恶性肿瘤),就会营养状态改善、感染消退后,针对肠外瘘口实施确定性手术

[3]

对于肠外瘘患者来说,早期确定性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比如带血管蒂肠浆肌层片修复术、肠切除吻合肠外瘘旷置术以及肠袢浆膜覆盖修复术等。手术会对肠外瘘患者产生较大创伤,且手术比较复杂,所以要从实际情况入手,选择合适的时机[4]。在患者腹腔感染控制中,要清除病灶和实施有效引流,置管减压可使吻合口张力下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避免瘘再次发生[5]。要做好术前准备,强化围手术期处理,确保早期确定性手术的治疗成功。本课题结果为:在本课题的25例患者中,均治愈。完全经口进食、胃肠功能恢复、住院等时间是(14.36±1.45)天、(12.05±1.35)天、(29.25±4.69)天。有2例患者的吻合口渗漏,3例患者伤口感染。术后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大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小于术前(P<0.05)。

总之,于肠外瘘患者中,应实施早期确定性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张璞,董永红.术后肠外瘘简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78-180.

[2]任华建,王革非,顾国胜, 等.肠外瘘患者确定性手术前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8,17(9):943-948.

[3]潘红波.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断治疗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75-76.

[4]包川.胃肠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诊断治疗探讨[J].健康必读,2019,23(8):47.

[5]郭广香,佟景许,韦超.腹部术后肠外瘘22例诊治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