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三要素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品质管理三要素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苏润平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比较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QCC、RCA和SOP,评估应用上述质量管理工具后的效果。结果: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同时患者就医的各项流程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改善,其应用管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品质管理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质管理;护理质量;应用

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有效衡量护理人员素质及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更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确保患者诊疗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和家属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各个医院普遍关注的问题。另外,护理质量代表着一个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护理专业水平,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同时,作为当前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可直接影响到住院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效果,所以护理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随着当前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逐渐趋向于科学系统化的发展,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使其提供患者需要的护理服务。而品质管理活动是医院用于改善品质、提升效率的团队活动,它是在长期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对于以往经验的总结所生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因此,将品质管理应用在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6~89岁,平均为(66±7.2)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为19~86岁,平均为(64±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在此次研究中对照组主要以常规护理质量的管理方式予以应用,观察组则予以管理工具的应用,其主要方法为:

1)QCC:QQC活动是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广泛应用于企业流程及效益优化等方面管理方式。它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发地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由成员主动提出,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其具有普遍性、自愿性、目的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它实现了管理核心由“物”转向“人”,管理重心从“结果”转向“因素”,管理方法从“监督管理”转向“自主管理”,管理心态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参与”,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质量与成本意识,有利于形成学习型组织。

2)SOP:在对以往的临床经验予以借鉴后,采用文字形式的管理方法,对于人为所造成的错误进行有效的避免。结合利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对标准的作业流程予以修订,并充分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工作中予以落实,而且定期进行检验。在对管理效果进行确认后并给予有效的维持。

3)RCA:其又称为“根源性分析”,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最早应用于航空、核电等高风险领域。1997年美国JCAHO将其引入医院管理界。RCA是以系统和流程改善为目的,通过一定的程序化问题处理方法,经过广泛地收集主客观证据和系统规范化的分析,突破事件的表象特征,透视失误发生的过程,逐步挖掘最源头原因,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行动,防止同类失误的再次发生。RCA的核心概念是:分析整个系统或流程的缺陷,而非追究人为的过错与责任,找出潜存于组织系统内部造成行为偏差的根本原因,进而改善系统及流程,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营造一种重视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

3、观察指标。观察及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00%。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5fa1f9a65b6a0_html_671ac4cdb7a3a87a.gif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来表示,采用5fa1f9a65b6a0_html_3401a76b53f94a9c.gif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6.0%,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50

28(56.0)

15(30.0)

7(14.0)

43(86.0)

观察组

50

31(62.0)

17(34.0)

2(4.0)

48(96.0)

三、讨论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的优劣程度,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它是通过护理工作而实现的,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护理质量是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即执行医嘱是否及时、准确;护理文件书写是否合格;生活护理是否到位、及时;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与否;有无护理差错事故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的学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定义不同,综合勾瀚(Graham)、汤普逊(Thomposon)和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委员会(JCAHO)等观点,护理质量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良好的护理照护和结果(outcome);重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重视适当的成本效益;良好的病历记录。

管理工具主要是以护理质量的标准制定、实施与检查,以及相应问题的处理。在此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本组患者在应用管理工具后,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同时患者就医的各项流程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改善。其应用管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相较以往护理质量管理中常规的护理,管理工具方式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有效缩短了各项就医流程的时间,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表明应用上述管理方法有利于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静芬.医院推行品质管理活动的实践[J].护理与健康,2015(07).

[2]张艺.品质管理圈活动促进护理品质改进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03).

[3]沈冬梅.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01).

[4]王玉琼.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21).

[5]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