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评价

姜炜剑

兰溪市人民医院 浙江 兰溪 321100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二甲双胍肠溶片探讨其在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观察,共11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糖尿病患者56例,对比组糖尿病患者54例。研究组患者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收治后分别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用量、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调查。结果:研究组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明显高于对比组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能够大幅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胰岛素用量,糖尿病患者对于此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肠溶片;社区糖尿病;安全性;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递增,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受病情影响,很多患者在生活中需要通过减少糖分摄取、控制饮食来维持体内血糖平衡。如果血糖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会严重影响身体其他器官,从而引发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不仅影响了生活质量,还会对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等降糖药物,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控制体内血糖水平。我院采用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胰岛素的用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幅降低,在我院通过该方法治疗的患者,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48.3±9.2)岁。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糖尿病患者56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47.2±9.3)岁,采用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组糖尿病患者54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48.1±10.4)岁,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与对比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身体情况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首先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情发展、日常饮食来确定治疗方案。向患者家属询问用药史与服药方式。随后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治疗。二甲双胍肠溶片的服用方式为餐后服用,每次药量为500mg,一日三次服用,服用周期为十二周,在此期间医生需要及时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定期为患者做血糖检查,观察血糖变化数据,以便调整患者饮食及胰岛素用量。除此之外,还需对糖尿病患者做饮食指导,拟定、推荐合理的营养餐,补充糖尿病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并将严禁食用的食物告知患者及家属,同家属一起监督患者的饮食情况。同时建议患者通过适量的运动来调节心情,增强身体素质,保障病情稳定,提高治疗效果。

1.2.2对比

对照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每日餐前15分钟左右,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日三次。同时医生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用药指导,将用药方式及禁忌告知家属,让家属监督保障用药不间断。

1.3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①研究组、对比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②研究组、对比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③研究组、对比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5fa24a1075c8b_html_f0485b0ac344ea84.png +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研究组、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根据判定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研究组56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为(28.4±8.6)。对比组54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为(36.5±9.7)。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比组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见表1所示。

组别 例数(n)

胰岛素用量(u/d)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56

34.2±9.8

28.4±8.6

对比组

54

33.8±10.2

36.5±9.7

t


0.2098

4.6383

p


0.8342

0.0000

表1研究组、对比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2.2研究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判定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研究组56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8.21%。对比组54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5.19%。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糖尿病患者。研究数据见表2所示。

组别

例数(n)

没有效果

效果一般

效果显著

有效率

研究组

56

1

4

51

55(98.21%)

对比组

54

8

12

34

46(85.19%)

表2研究组、对比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2.3研究组、对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根据判定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研究组56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对比组54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糖尿病患者。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数据见表3所示。

组别

例数(n)

低血糖反应

体重增加

胃肠反应

发生率

研究组

56

2

3

1

6(10.7%)

对比组

54

11

16

3

30(55.6%)

t





6.0442

p





0.0000

表3研究组、对比组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为(28.4±8.6),相较治疗前(34.2±9.8)明显降低。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8.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三项调查结果均优于对比组,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研究组患者控制饮食采用预混胰岛素并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后,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比对比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降低后,身体少了病痛的折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明显得到提升,这让患者和家属都更为满意。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表明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秦静.二甲双胍肠溶片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98):185-188.

[2]张立龙.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当代医药论丛,2019,000(00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