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八种治疗方法,你知道几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中医的八种治疗方法 ,你知道几种 ?

蒲宝霖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沙坝乡卫生院 四川广元 628008

1.中医治疗中包括哪八种方法

中医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流传甚广。中医用药较为灵活,可以大剂量用药,也可以小剂量用药,可以单味用药,也可以多味用药,通过适当的组方用药,能够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但怎样组方,都离不开祛邪扶正的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一直传承着八大治疗方法,即汗法、下法、清法、消法、补法、温法、和法及吐法。

2.中医八种治疗方法你知道几种

所谓汗法,是指经宣肺散邪、发汗解表治疗后,使六淫之邪随着人体汗液祛除。常用于外感表证者,风热时可用辛凉解表法缓解;风寒时可用辛温解表法缓解;暑湿时可用化湿解表法缓解,上述应用的各种解表法即指汗法[1]。汗法的主要治疗原则为平肝祛风、清热解毒,应用此法时常联合桂枝宣发及麻黄,解毒祛风效果更佳。

所谓下法,是指荡涤肠胃后,使患者排出大便或积水,包括累积在肠胃中的宿食、瘀血、燥屎、痰结及水饮等,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祛病方式。

所谓清法,是指将火热之邪清除,祛除里热的一种方法。结合热处于卫气营血哪个阶段,以及患者是否出现耗气伤阴症状,可给予清营凉血、清气分热、清热解毒、气血两清等治疗方式,也可以联合益气养阴法治疗。主要方剂包括清营汤、导赤散、白虎汤、沙参麦冬汤、龙胆泻肝汤等。

所谓消法,是指利用行气活血、消食导滞、化痰利水或驱虫方式,消除由于气、血、食、水、虫等产生的有形之邪。主要方剂包括金铃子散、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等,主要药物包括莪术、浙贝、三棱、川楝、桂枝、元胡、桃仁、鳖甲、红花等。

所谓补法,主要是经滋补方式,调解人体脏腑或气血平衡。运用补法前,要结合患者气血、阴阳方面的区别,滋补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及肾脏等。补气血主要方剂包括八珍汤、四君子汤;补阴阳主要方剂包括左归丸、右归丸及大补阴丸。

所谓温法,主要是经驱寒、通络、温中、回阳等方式,祛除寒邪、通经络、通血脉的一种方法。寒可分为阳虚内寒中生、外感寒湿,也可为外寒日久伤阳,且内寒亦生,患者表现为表里俱寒、虚实交错。可结合辩证给予温中散寒、除寒化湿、回阳救逆、温暖肝肾等治疗方法。主要方剂包括独活寄生汤、左归丸、理中汤、羌活胜湿汤、四逆汤等。

所谓和法,主要是经调和作用达到消除病邪目的。常用和解方案为小柴胡汤证,可以驱邪外出。

所谓吐法,主要是通过呕吐方法,使咽喉、胃脘、胸膈等部位累积的宿食、痰涎及毒物等,经口排出。此类方式现实应用较少,传统盐汤探吐方效果不如直接刺激咽喉后壁。

3.中医中的八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哪些疾病

汗法常用于受凉感冒后,引发头痛、流鼻涕、发冷患者,可饮用温热红糖姜水后盖被休息,促使机体排汗,可以缓解病情。

下法常用于大便干燥、腹胀腹痛、舌苔黄厚及口干患者。可用番泻叶泡水替代浓茶,也可冲服小剂量生大黄粉,可以有效通便,且通便后腹痛症状也会缓解。除上述方法外,可用麻仁润肠丸或蜂蜜润肠通便,此类方法属于润下法。

清法常用于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出汗、口渴多饮患者。可用粳米、知母、石膏煎汤,可止汗、退热、消渴。

消法常用于消化不良患者,如饮食后反酸、暖气、腹胀,可应用保和丸治疗,可促使患者恢复消化功能。此外,消法还可用于结石、水肿、包块等治疗中。

补法常用于重病、大病、术后出血患者,此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虚衰,病情缓解后,可给予母鸡汤或人参汤,帮助机体恢复元气,缓解机体虚弱状态[2]。但要注意补法不可滥用,要注意区分阴阳与气血,还要结合患者自身体质科学应用,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于补法,可咨询专业医生指导应用。

温法常用于腹胀冷痛、手足冰冷患者,可运用腹部热敷方式,缓解冷痛症状,这是温法典型应用。

和法常用于胸肋胀闷、恶心呕吐、冷热交替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红枣、党参及紫胡茯苓等,是一种有效的祛邪扶正方式,临床较为常用。

吐法常用于排除食道、咽喉及胃内有毒物质。如酗酒中毒患者,可探其咽喉催吐,可以有效阻止或缓解中毒发生。但现代医学上可用洗胃方法治疗,很少应用吐法。

4.八种治疗方法在针灸中有哪些应用

汗法常用针刺穴位为大椎穴、列缺穴、合谷穴、外关穴、风池穴等,可通过深刺、浅刺等方法使表皮通透,常用针刺手法为烧火山手法,能够促使患者出现热感,进而发汗。

下法常用针刺穴位为足三里穴、巨虚穴、大肠俞穴、天枢穴,若患者需清肠导滞、泻火通便,可加刺天枢穴及支沟穴,常用针刺手法为插泻法。

清法常用针刺穴位为井穴或经验穴,通过点刺方式放血。若热在脏腑,可针刺诸俞穴、常泻荥穴治疗;若患者热在肺部,可针刺尺泽穴、鱼际穴治疗;若患者需清神开窍,可针刺十宣穴、人中穴治疗。

消法常用针刺穴位为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针对痰积患者,可针刺阴陵泉穴、丰隆穴治疗;针对血瘀患者,可针刺血海穴、天枢穴、地机穴治疗;针对邪气留滞患者,针刺穴位需结合具体病变部位决定,常用围刺、合谷刺、傍刺等手法治疗。

补法需结合病变部位确定穴位,针对脏病患者,可针刺背俞穴治疗;针对腑病患者,可针刺下合穴、募穴治疗,常用手法为补泻法;针对需温补阳气患者,可针刺关元穴、气海穴、命门穴、肾俞穴治疗;针对温补脾胃患者,可针刺足三里穴、中脘穴治疗。

温法常用针刺穴位包括足三里穴、命门穴、气海穴、关元穴,常用提插补法进行治疗,但要注意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运用灸法。针对哮喘病患者,可针刺背俞穴治疗,通过温和灸手法治疗;针对骨痹患者,可选择局部取穴方式,通过温针灸方法治疗。

和法常用针刺穴位为足三里穴、天枢穴、中脘穴、内关穴,对于脾阳虚患者来讲,可经神阙穴行隔姜灸法治疗;针对肾阳不足患者,可经神阙穴行隔附子灸法治疗[3]。进行疏肝理脾治疗时,常用针刺穴位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其中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可用针刺手法治疗,而太冲穴可用行泻法治疗。

吐法常用针刺穴位为内关穴、中脘穴、气海穴,可结合针刺手法及呼吸调解方式治疗。但由于吐法极易损耗脾胃之气,导致临床少用此法进行针灸。

参考文献:

  1. 张雯. 近代针灸医案及学术思想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2. 余瑶. 益气安神方治疗气虚失眠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3. 杨夏莹,黄凡,夏晓曼. “八风”“八邪”滞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04):38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