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中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中作用

付悦 夏丹 王琪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我管理能力作用分析。方法:本文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基础组和延续组,基础组中有56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延续组中有57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延续组中的自我管理情况均高于基础组,组间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与基础组相比较可知,延续组中患者的社会功能、抑郁心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焦虑心理评分均比基础组的社会功能、抑郁心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焦虑心理评分优异,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患者的进行自我管理的效果,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自我管理;作用分析


延续性护理属于近30年以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延展开的,其内容为将住院护理服务延续至出院后,并且能够根据医院中的护理方案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协调性,进而最大限度的让患者在出院之后能够保证其得到相应的卫生保健,以便于能够更快的促进患者康复,避免患者的病情发生恶化再次住院[1]。与此同时,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改善其心脏功能缓解患者的病情,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2-3]。本文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展开研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详细的研究内容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基础组和延续组,基础组中有56例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区间在45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3.3)岁,病程在1--6年间,平均病程为(3.5±0.5)年。延续组中有57例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区间在47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5.2)岁,病程在1--8年间,平均病程为(5.5±0.1)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之后,其年龄、病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基础组中采用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出院之后给予其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内容,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延续组中采用延续性护理,除应用常规护理后,还进行了延续性护理方案,包括:第一,护理信息延续。在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病情及时的告知患者家属,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跟进患者病情,从而能够更好的给予患者护理服务。第二,心理和管理护理。由于患者出院之后,其护理工作便会出现一定的断档,为此需要有效对患者出院后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且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不断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医护人员需要统一管理其身体健康工作。第三,行为干预。在患者出院之后,需要给予其进行健康宣讲,告知患者吸烟、肥胖以及饮酒等对身体的危害,从而有效的提升其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之后将统计后的资料进行归档,其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的表示为以率,检验方式为X2,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方式为t,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分析

延续组中的自我管理情况均高于基础组,组间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表 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分析[n/5fa390e4b67d5_html_4de522f0a2739cb7.gif ±s]

组别

症状管理

饮食管理

药物管理

延续组(n=57)

12.77±3.02

15.21±1.07

16.43±1.77

基础组(n=56)

9.23±1.15

9.44±2.66

13.85±1.45

t

5.2493

6.3339

5.1798

p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与基础组相比较可知,延续组中患者的社会功能、抑郁心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焦虑心理评分均比基础组的社会功能、抑郁心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焦虑心理评分优异,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

表 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n/5fa390e4b67d5_html_4de522f0a2739cb7.gif ±s]

组别

社会功能

抑郁心理

生活能力

焦虑心理

延续组(n=57)

12.6±8.12

15.2±0.27

16.6±1.68

10.5±0.28

基础组(n=56)

22.8±1.15

24.5±0.71

23.6±1.13

21.4±1.17

t

4.1837

3.6625

5.1798

3.2348

p

0.0167

0.0000

0.0000

0.0022


  1.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上较为复杂的心血管综合征,其在治疗的过程中会有较多的并发症,进而使患者反复进行住院,患者的病死率极高,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5]。而延续性护理的应用,通过心理护理、管理护理以及延续护理等内容加以改善,实际的护理效果显著,主要表现为:延续组中的自我管理情况均高于基础组,组间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与基础组相比较可知,延续组中患者的社会功能、抑郁心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焦虑心理评分均比基础组的社会功能、抑郁心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焦虑心理评分优异,组间数据呈现临床不均衡性(P<0.05)。

综上所述,应用延续性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患者的进行自我管理的效果,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梅, 刘晓梅, 王小娟,等.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3(4):749-751.

[2]张晋. 自我管理支持改善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15):2387-2389.

[3]张玉兰, 黄江英, 罗金珠.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保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3):72-74.

[4]张净, 方伟, 王燕.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34):95-98.

[5]金世玲.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