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产后产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品管圈活动在产后产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马娜

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房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后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分娩产妇治疗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施前(对照组)35例和实施后(实施组)35例,观察两组产妇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会阴上口感染率及顺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对产后产房护理效果的客观评价。结果:经比对,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情况、会阴切口感染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比对,实施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程度上实施组(89.5%)高于对照组(64.3%)结果,对比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产妇给予品管圈护理手段,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分娩产妇;产后产房护理;应用价值;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在1962年最早提出,是由相同或者相近的工作团体自发组成的小型团体,在团体中组员集思广益、按照一定工作程序解决工作重点的难题,其目的在于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最终达到任务目标[1]。在产房产后护理中,大胆尝试品管圈护理模式,是对现有模式积极创新,从而主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产房安全质量管理[2]。鉴于此,本院本次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分娩产妇在产后产房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旨意在于积极探寻护理工作更优方案,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同时保障新生儿的监控,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分娩产妇治疗的70位产妇产妇,根据接受分娩时间顺序顺序随机分为实施组和对照组各35病例(n=35)。对70名产妇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群组中对照组年龄23~41岁,产妇平均年龄为(26.6±3.4)岁,实施组年龄24~39岁,产妇平均年龄为(25.8±4.2)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分娩结束,母子平安转已转到产房准备接受护理。(2)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研究。(3)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审批。

排除标准:(1)功能器官受损严重者。(2)临床资料不全产妇。(3)精神疾病产妇。

1.2 方法

1.2.1组建一支品管圈小组 为了配合我院本次调查,专门自建一支品管圈护理管理小组队伍,完善协同品管圈护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总结产后产房护理积极经验。并选拔优秀的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增进团队护理技能提升,收集整理产后产房护理中的棘手问题,认识到开展品管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1.2.2制定品管圈护理活动方案,在实施前建立完整的护理体系,并组织护理经验丰富者对本次活动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方案后,在实施阶段采用质量分析法、鱼骨法加大对组建队伍中组员的培训力度,并在实践应用中集思广益总结改进护理方法。在方案实施后,组员认真分析在此次活动或具有保留价值和改进提升的护理工作点,通过对比方法使组员认识到运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前后差异,建立护患信任关系。

1.2.3 具体实施方法,对于提升护理满意度上,积极认识到过往护理存在的弊端,针对发现出的问题,改正服务态度,在语言上、行动上让产妇真切的感受到关怀和鼓励,并发放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了解产妇及家属真正所需,从而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在产后产妇并并发症管理方面,提升对产后并发症的认识程度,通过培训能够独立识别、判断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的预见性意识。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前后发生产后出血情况、会阴切口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程度。护理满意度=产妇并发症发生人数/组别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5fa392b11e22d_html_709a2c930081ed66.gif 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5fa392b11e22d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后分娩产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比对,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情况、会阴切口感染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比对,实施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程度上实施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产后分娩产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

会阴切口感染

新生儿窒息情况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35

6(17.1)

7(20.0)

3(8.6)

64.3%

实施组

35

1(3.5)

2(7.0)

0(0.0)

89.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品管圈护理活动的推行实践,是依据当前医护水品的及医院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而发起的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组队合作力量,在集思广益的积极范围内按照活动程序方案,增强合作意识,从而提升医护团队的护理质量[3]。品管圈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从品质、效率、服务及管理的视角出发,制定完善的活动计划,细化内部分工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产后产房护理中,预防产后出血、防止产妇感染,确保新生儿健康极为重要,产后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品管圈护理理念,在降低产妇并发症,降低儿童死亡具有积极影响价值[4]

研究发现,品管圈护理活动对产后产妇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上具有良好的预期效果(P<0.05)。

综上所述,品管圈护理活动的开展对于分娩产妇在产后产房护理效果上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同时在降低产后产妇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护理质量上效果显著,由于本次研究观察时间和样本含量等方面存在不足,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品管圈护理活动护理效果,从而真正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董静.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名医, 2019(02):183-184.

[2]王淑豫.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025(021):P.143-143.

[3]张宁, 张漫玉. 品管圈活动对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J]. 医学新知, 2018(A01):131-132.

[4]杨浚恒, 聂玉翠, 王自丹,等. 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87):2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