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危害及如何预防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手足口病的危害及如何预防应对

李必容

江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宜宾 644200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针对于五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和EV7病毒所引起的。其实只要谈到手足口病,大部分的家长对于这种疾病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也只是简单意识到这种疾病治疗的迫切性,对于其具体会产生的危害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手段却不甚了解。本篇文章针对手足口病会造成的危害以及有效预防手段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尽量减轻这种疾病对于孩子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1手足口病的危害

1.1传播速度快且难以控制

手足口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并且其传播途径是比较广的,不仅可以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进行传播,连密切接触也有可能会感染上病毒。所以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咽喉分泌物、唾液、粪便等以及使用过的毛巾、水杯等一系列物品,都需要严加注意,很可能成为此种疾病的传染源或传染载体。再加上这种疾病有大约一礼拜的潜伏期,在此阶段病人不会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却已经具备很强的传染能力。所以是在儿童较为密集的区域,譬如幼儿园,孩子们每日密切接触,很有可能会由于其中潜藏着一位手足口病患者而导致大范围的爆发。

1.2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

患有手足口病之后,孩子的手部、足部、口部及臀部会成为出疹的主要位置,这是这种疾病的临床主要表现,由于孩子们的皮肤比较娇嫩,并且皮肤粘膜也相对成人更为薄弱,皮肤出现溃烂之后难以愈合。并且孩子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尚未发育完全,在受到病毒侵袭之后,还容易会引发其他严重的炎症,譬如心肌炎、肺炎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疾病则会给患儿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

2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

春秋之交的季节就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抵抗力比较低下的儿童往往是最容易在这个时候患病的。如果家长能够对于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及时判断患儿的病情,对于其治疗而言有很显著的优势。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1)这种疾病不同于一些急性症状,存在一定时间的潜伏期,若是抵抗力较好的儿童患病并不会立即表现出发热等症状,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表现较为明显的是抵抗力低下的儿童,最一开始是儿童常见的发热,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经过物理降温或其他措施如若体温仍然保持在高水平,随着孩子体温的升高,病情也会随之加重。

(2)患病宝宝在发热两天左右就会表现出一些其他的症状,手足口病在这一阶段体现出来的病情往往是比较好判断的。一般在手足口等典型部位会首先出现红色小丘疹,进而发展成为小水泡。若是不小心造成了水泡的破烂,进而形成局部溃疡,那么疼痛也会引起孩子情绪的不稳定,出现哭闹。

(3)经过第二个阶段,大部分家长都已经确定了孩子的病情。由于这是一种传染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在怀疑阶段就将孩子隔离,不要再让其去幼儿园等地,否则很容易造成地区性的感染。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主要还是通过病毒传播的,但是具体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与大部分传染病类似。当易感染人群与其他人密切接触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感染上其他病毒携带者的病毒,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都会导致其患病。例如病毒可能从日常常见的生活用品当中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果局部地区的水源被病毒感染,很有可能局部地区的儿童都会出现患病;在治疗过程中,若是不能够严格做好器械的消毒工作,也会引起门诊交叉感染,造成传播。

虽然这种疾病比较常见,患者之后的身体内也会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多数患儿还是学龄前的儿童。

4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策略

4.1消毒

于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展开社区消毒工作,除了组织社区消毒外还将必要的手足口病防护消毒方法告诉社区居民,由社区居民根据需要进行家庭消毒。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配置溶液进行室内消毒,同时对儿童常接触到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部分不可以采用浸泡消毒方式的物品也需要在阳光下暴晒,同样能够起到一定杀菌效果。做好消毒工作是杜绝病毒传播的一种有力措施。

5facd446aefd3_html_e53024a28b8b9c7e.png

4.2隔离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机能不全,手足口病又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流行性疾病。当社区内出现感染儿童或疑似手足口病儿童时要做好隔离工作,最好是将患儿留在家中照顾,尤其不要去往幼儿园和公园、广场等人多场所,不能与其他健康儿童有密切接触,防止大范围的社区发病,直至患儿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方可恢复常规活动。

4.3生活护理和指导

儿童发生手足口病后应积极治疗,一周内应注意休息,清淡饮食。若患儿发生口腔糜烂,则应在每次进餐前后进行口腔清洁。对于皮疹患儿应当着宽松易更换的衣服,保持衣服的整洁和干燥。同时,为预防患儿因皮疹抓挠引起皮肤破损,以至于诱发继发性感染,应将孩子的指甲剪短,必要时可使用指套、手套等起到约束作用。若臀部有皮疹,则应当避免长时间卧床和静坐,并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涂抹,并清理干净大小便。

4.4发热应对

一般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此时不需要做特殊护理,但是应当进行降温,避免高热的发生,但从临床经验来看,由于手足口病引起的高热也是不多见的。除了多饮水外,还可以做一些物理降温,例如给患儿的局部皮肤隔毛巾放上冰袋,或是使用冷毛巾擦拭。

4.5家长的心理疏导

通常手足口病预后良好,并不会对于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家长常会由于不够了解而将这种疾病视作洪水猛兽,所以应该要积极展开科普教育工作,及时为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家长因孩子患病所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尽可能获得家长最佳的配合,由家长负责好孩子的居家护理内容,共同为患儿康复做出努力。

4.6用药指导

儿童手足口病发生后除了按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外还可适当服用VB、VC药物,同时可根据患儿具体症状选择使用0.5%碘伏对疱疹或破裂疱疹的皮肤进行消毒,可适当减轻患儿疼痛和皮痒症状。

总而言之,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极具传播性的儿童常见疾病,但这种疾病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基本不会对于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也不会留下任何严重后遗症。所以,家长们只需要加强自身对于此种疾病的了解,在疾病高发期间做好家庭内外的消毒工作,尽量避免孩子外出,以防止感染上病毒,即可最大程度避免孩子感染上手足口病。然而,如果家长观察到孩子的皮肤可能出现了类似于手足口病的皮疹现象,也需要第一时间将其隔离,然后寻求医生帮助,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