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邓方渝 廖之明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评价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重要价值。方法:取6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加以观察,因治疗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为1组,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为2组。结果:治疗后,较之1组,2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精神分裂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老年患者在全部精神分裂症中占25%,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将达到目前的2倍。目前为止,抗精神病药物时治疗该疾病的一线治疗手段,效果明显,但该类型药物治疗期间,对于阴性症状患者,可引起运动功能短暂性障碍等不良反应,可对患者恢复造成影响[1]。有学者认为,非典型抗精神病新型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恢复。基于此,本次研究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线资料

取6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加以观察,因治疗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1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1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5.69±3.54)岁;2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5.41±3.62)岁。患者干预前后基线数据保持一致(p>0.05)。

纳入条件:患者均确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均在60岁及以上,82岁及以下;患者、家属均了解此次观察内容及目的,同意参与且签署协议。

排除条件:不能合作;此次研究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血管疾病。

    1. 方法

1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体如:指导患者服用盐酸氯丙嗪片(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366),嘱咐患者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每日服用2-3次,每次25-50mg,隔2-3日后逐渐递增至服用剂量,每日控制在400-600mg即可。

2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体包括:指导患者服用阿力哌唑口崩片(博思清,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521),嘱咐患者选择口服,仅需少量水,需要借助吞咽动作入胃发挥作用,不可咀嚼服用,每日服用1次,初始服用剂量为每次10mg,连续服用两周,即可增加剂量至30mg。

    1.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参照PANSS表进行评估,其中包括16项精神病理量表,表中有社交、冲动、先占观念等,每个项目分值0-7分,总分值为16-112分,依次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评分,并做记录,总分值均与疾病严重情况成正比。

    1. 统计学分析

取SPSS19.0,检验中:计量资料(x±s)—t,计数资料—χ2,p<0.05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

两组患者各31例,治疗后,1组患者精神病理量表(93.69±12.59)分;2组精神病理量表(102.69±12.47)分。

治疗后,较之1组,2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评分明显较低(t=2.828,p=0.003<0.05)。

3 讨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神经阻滞剂),包括氯丙嗪等,可有效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缓解率,因该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故长期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阴性症状发生率可逐年递增,神经衰弱可加重,同时此类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疾病症状,增加患者风险。考虑到典型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需要寻找代替治疗手段。而非典型精神病药物,包括阿立哌唑口崩片等,均对多巴胺D2等受体亲和力较强,可进行高质量阻断,引起多巴胺脱抑制性释放,起到缓解精神症状的作用[2]。故在功能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多巴胺D2等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和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可控制双相的急性躁狂发作、双相的维持、混合发作治疗,故对于阴性、阳性症状患者均有效,可促进不同症状疾病患者改善精神症状。另外该药可通过粪便、尿液排出,药学动力学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及肝肾功能影响,适用于众多患者[3]。总之与传统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作用更强,锥体外系反应更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促进患者有效缓解症状。

总而言之,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武扬, 王雷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观察[J]. 医学信息, 2017, 30(007):100-101.

[2]胡春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19):103-105.

[3]王恩霞, 刘元华, 李彩芳,等.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02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