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思路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思路策略探讨

陈飞翔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 261021

摘要:地名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赋予不同地理实体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是现代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项目,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方便人们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促进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于巩固国防和维护国家主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讨论了新时代下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方法与流程,分析了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过程的成果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作为参考。

关键词:地名普查;地理实体;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

引言

地名普查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主要目的是查清全国及某行政区内地名的相关数据信息,如地名含义、地名历史背景及地名的标准化工作等。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能为政府及社会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便于我国地名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能力。

一、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的方法与流程

(一)地名普查的准备工作

做好地名普查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关键,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地名普查工作的实际作业情况,制定对应的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监督和调查小组;2、做好普查工作的设备准备,按照地名普查方案和相关作业规范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并划分出具体的普查单元;3、根据已有资料制定地名普查作业总目录,做好作业区内必需进行地名调查的条目统计;4、在地名普查登记表内根据已有的地名类别信息,将每条地名预填在表格中,之后再将收集到的与地名对应的信息资料全部填入表格,以便于外业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外业信息调查与采集

地名普查的外业信息调查和采集工作是保证地名数据库信息高度准确性、规范性以及现实性的重要环节,它以事先准备好的地名普查总目录、地名普查登记表以及地名调查工作图等资料为工作指导,通过利用GPS设备、照明摄像设备以及平板电脑等工具,完成对地名属性信息的收集、对地名信息的采集、对工作图的绘制、对地理实体的修测和对各类相关多媒体数据的采集等工作,最终获得内业所需待普查对象的全面属性、空间和多媒体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在进行外业地名信息的采集时多采取两种主要方法:1、图解法。图解法的应用条件是,当地名同时在实地和调查工作图上存在且能对该点位进行准确定位。图解法要求工作人员先在地名调查工作地图上对地名点位进行确定,然后由外业工作人员直接对该点位的地理坐标进行量取;2、实测法。实测法的应用条件是,当地名同时在实地和调查工作图上存在但无法对测量点位进行定位,或在工作图上新添了地理实体。实测法要求工作人员先对待测点位进行确定,然后再利用GPS相关仪器对该点的地理坐标进行测量,要保证测量误差在20cm之内。

(三)地理数据处理与地名普查数据库的建设

地理数据处理与地名普查数据库的建设是内业工作人员根据外业实地调查测量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成果,再结合准备阶段收集到的各类相关资料进行的数据最终处理与数据库建设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地名普查成果检查表的填写、对调查所得地名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对地名设置标志、利用GIS技术与数据库软件对所有的地名文字、图像和多媒体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检查和汇总,最终形成合格的地名信息并录入到国家地名和对应区划单位的地名普查数据库系统。

(四)普查工作成果制作与地理信息汇交工作

在完成地名普查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要完成对地名普查工作的成果制作,以此来形成各类成果展示图表,如地名普查成果图、地名普查成果表等,并按照相关要求将其整理入档;此外,还要做好全省地名普查数据的接边整合工作,确保全省信息及时更新,做到全省一张图。

二、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过程的成果质量控制

(一)政府地名数据库的选择与检查

地名普查工作开展时要利用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地名数据库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检查。政府数据库的文件保存性较好,不会存在严重的地名大类缺少或地理信息疏漏的问题,因此,要保证地名普查工作图中的内容与政府部门数据库中的相关目录和成果表相一致,确保地名的多媒体数据显示正确,确保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完整和规范。

(二)确认地名普查工作图

检查人员要根据工作草图和数据库已有信息对地名普查工作图进行检查:1、要确保地名普查工作图上的地名信息与工作草图和数据库信息对应一致;2、要对地名普查工作图上的地名进行确认,确保地名的新增、修改等操作都清晰规范,确保绘制格式的准确性;3、检查人员、内业数据处理人员、外业实地调查人员要一起对普查工作图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确保工作的正确性、全面性与可操作性。

(三)核实地名普查成果目录

为保证地名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地名普查目录在制作分类时要按大类进行区分整理,以此来保证普查工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杜绝缺漏;要保证地名普查成果目录在内容发生增加和删减时与当地政府的数据库保持一致,保证后期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完善地名普查成果表

对地名普查成果表的检查主要是以外业的实地调查表格以及实地属性表格作为参考标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要保证成果表格式规范、内容正确、文字描述简练精确无差错、信息填写无遗漏;2、要保证地名在名称来历、名称含义以及演变过程等方面的描述准确,确保地名参考资料真实可靠,保证资料上的地点与实测地点位置一致;3、在地名普查成果表中,要将所有的相关实地记录、多媒体资料(如录音、照片)和各类表格整理完备,要确保多媒体资料的链接路径正确等。

(五)保证地名标志的规范性

在进行地名普查工作时,要按照普查工作的规范和要求对地名标志进行检查,要保证地名标志使用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要保证地名标记在书写格式和内容描述上都符合国家要求。检测人员在进行地名标记的名称、位置检查以及实地数据与数据库数据的统一性检查时,要采用外业实地调查的方式,保证检查工作的可靠性。

(六)地名标准化

地名标准化的检查,是指在地名普查工作中,要保证地名的命名与更名过程合法,要保证每个地名的填写和记录在国家数据库内都有据可查,保证信息一一对应。

(七)完善地名普查成果图

数据库信息核实无误后,地名普查成果图才会被输出,因此,地名普查成果图与地名普查工作图应保持数据信息的一致。对地名普查信息图的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内容和格式的正确性,用字和描述的规范性、标注的清晰度和完整性以及位置、图示符号的准确性等。

结语

地名普查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是一项规模巨大的公益项目。在地名普查工作中,从资料收集,到外业调查,再到内业处理,每个关键阶段的参与单位和人员构成都很多,因此,为保证地名普查顺利开展,需要从基础工作出发,提高工作人员及工作单位的专业能力,明确分工、细化责任,从各个方面入手保证地名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焕丽,熊活镖,谢伟秋.城镇建设管理中的电子地图更新方法及应用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9,37(06):14-20+27.

[2]任颖莹. 地名普查内业数据处理与质检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3]王庆坤. 青岛市地名地址信息标准化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黄洁清.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浙江海洋学院,2015.

[5]唐洁. 数字南昌地址编码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D].东华理工大学,2012.

[6]李宗华. 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

作者简介:陈飞翔,生于1983年,男,汉族,山东莱阳人,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