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1
/ 2


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研究

康娇

国网昌都供电公司 西藏 昌都 854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然而,在各个领域发展中,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电力营销不仅能够提升电力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位置,还能够确保电力事业各个方面的经济效益提高。依据我国现有的电力营销实践经验探讨传统的电力营销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的风险,这些风险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风险管理

引言

电力企业需要通过电力营销获取利益,通过给用户提供电力服务获取回报,所以电力营销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虽然在电力营销上的管理比较严格,但难免会出现问题和漏洞,其中电费风险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电费的回收率,对此一定要对这类风险加大重视和控制措施。

1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垄断,构建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从而提高电能生产效率,降低电力成本。9号文的出台,更加大了电力企业营销工作的难度,电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狠抓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而电费管理是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费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回收电费,直接影响到能否取得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故电费管理工作直接决定了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近年来,随着电费管理工作复杂性的加大,电力企业电费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而电费风险管理则是新时期电力企业进行电费管理工作的必然途径,是提升电费管理安全性,保证电费管理时效性建设的基础所在。通过电费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服务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进而实现对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电力企业发展。

2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要点

2.1电费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大部分电力企业仍在采取传统的电费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这便会引发客户群体的不满情绪。尤其是对电费账目的管理层面,传统的记录模式已经无法为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此外,由于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技术没能与时俱进,在电费核算过程中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这都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电费核算环节的最终结果,从而对电费回收管理环节构成严重影响。

2.2市场拓展风险

当前电力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个电力公司都在通过运用营销手段,来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电力市场拓展的风险主要是电力公司在开发市场,拓展业务所面临的不确定风险。电力公司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适营销管理流程,政府要对电力公司的资质、规模和资金实力,进行分析。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服务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电力公司的服务水平成为政府考量公司的重要依据之一。电力公司在拓展电力市场时,对于大型的用电单位,要仔细审查用电单位的资金实力,以及电力需求情况。对客户日常生产经营行考察,并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析,确保用电力用户可以及时地缴纳电费。在当前有许多电力用户因为经营的问题而大量地拖欠电费,给电力公司的经营带来较大的损失。

3完善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措施

3.1电力计费管理信息化的方式

电力计费管理信息化一般都是通过主站系统完成的,也就是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系统。主站系统通过集中器收集的大量用户的用电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后会得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用电方案,该方案尤其针对用电高峰期。主站系统在记录和分析用户数据外,还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于用户用电情况的了解,具体表现在主站系统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做出不同的统计方式,便于工作人员的观察。

3.2电力定价的方法

1)最大利润定价法。在政府不进行强制干预的前提下,任由电力生产企业自行定价,他们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这将给电力使用的终端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影响资源配置。最大利润定价法,是电力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定价方法,但是在国家电力管理制度的干预下,以及在市场竞争的压力面前,这种定价方法实施的可能性并不大。2)边际成本定价法。上述最大利润定价法的缺点是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边际成本定价法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边际成本定价法从时间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即短期边际成本定价法和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法。就目前来看,长期边际成本定价法较之于短期边际成本定价法更受欢迎,已被许多国家(地区)和企业熟知并认同。利用边际成本计价法的国家有很多,其中法国是首个应用此计价法的国家,目前已实践了30余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3)平均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以实现电力企业收支平衡为目的的定价方法。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面来看,边际成本定价法效果较好,再是平均成本定价法。

3.3采用更加便捷的电费缴纳方式

电力企业容易碰到用户推迟电费缴纳的问题,这一方面的原因是部分用户自身的自主性不够,没有按时缴纳电费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责任心,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电力企业自身的电费缴纳方式便捷性不够。如今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上支付的方式越来越普遍,人们在日常购物当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来进行网上支付,这一方式逐渐形成了人们的新的支付习惯,导致部分用户越来越不愿意去到实地进行相关费用的缴纳。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更多的顺应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自身的电费缴纳方式上做更多的提升改进,在原有的支付系统当中融入更多的多样化网上支付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自身智能终端上的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支付软件来进行电费的缴纳,这一方面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电力企业在通知电费缴纳和收取电费上拥有了更好的执行性。

3.4更新电力设备

许多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抄表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误差,这一类数字上的误差很容易导致最终电费金额产生巨大的差额。因此为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费核算准确性,电力企业需要购置更为先进的电力设备,将这些设备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的用电量核算工作当中,这样便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用电量核算误差的情况出现。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其日常的检修工作当中对这些电力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使得这些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为最终的电费核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定期的维修检测能够保证这些设备在运转良好的情况下检测用户的用电量,使得最终的用电量能够十分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的用电情况,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电力企业需要对自身营销过程当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有具体的了解,使得内部的管理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和严谨,能够对电力营销的全过程进行良好的规范和监督。对于电费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避免这一类问题的大范围出现。企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前预防电费风险问题的产生,另外,一旦风险产生,也能够通过相关的机制进行有效的应对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白云.电力营销过程中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措施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0).

[2]范丽娜,王燕.论电力营销中电价与电费风险因素的控制路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