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1
/ 2

探究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

龚国煜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处于持续加速状态。在这一背景下,以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为代表的高密度化城市逐渐成为了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就目前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进程趋势来看,高密度城市环境对当前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由此可见,以城市高密度环境为基础、建筑学发展为角度,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功能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进行全方位、科学化的规划,成为了当代城市环境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即立足于当前高密度城市发展现状,从高密度城市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接着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方法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高密度环境;城市;建筑学;重要性;应用

引言:国家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此同时,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也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如何通过建筑学思想,保证城市土地能得到最优化的利用效果,从而有效改善城市高密度环境,成为了当前建筑领域所需要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只有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才能有效环境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发展现状,确保建筑领域的发展。

一、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空间布局密切发展的重要原因。在高密度建筑环境背景下,要考虑城市的实践方案。在城市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又能兼顾得到居民的舒适度,才能真正的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提高公共基础社会使用的有效性。除了公共建筑空间,城市交通问题也是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城市环境出发,减少城市交通环境破坏的可能性,为实现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从整体实现城市形象的提高。

2、实现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用地

在高密度城市环境背景下,促进城市建设的合理开发,对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在高密度环境背景下如何高效使用城市发展用地,同时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保护,需要对城市用地展开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土地的利用率进行精密的计算与规定,还需对高密度环境背景进行分析,给出具体的用地紧缩方案,并促进建筑的合理分配,从而使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城市的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全面的分析,促进其改造既能将我国的城市高密度问题进行缓解,又能够保证其足够满足人们的生存活动等要求,实现对城市空间用地的规划和利用。

3、有助于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

生活在城市的人感到拥挤,不仅仅是交通堵塞,其实更多的是少了绿地活动的空间。有学者认为,草原应建成网格状的绿地,提高草原的活力和利用价值。这是值得肯定的,按照这一理念,绿地应放在人们无法达到的角度来看,增加植被垂直高度,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在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绿色形态如何变化,绿地无处不在仍然是提高人们生活舒适感的关键。这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改变了建筑的周边环境,而且减轻了压力,放松了整个人,对绿地的建设产生了双重影响。

二、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应用

1、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应用,需要尊重建筑空间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为了拓展建筑平面,可以采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的方式,合理利用建筑空间。例如在城市中心区的地面空间利用上,需要使得建筑平面空间与建筑室外环境融为一体,使城市环境与建筑物空间有序衔接。在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上能够使得的建筑平面实现集约化而保证舒适空间尺度的效果。通过地面上的平面空间的活动被建筑周围环境所包围,同时在建筑内部的人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的建筑外部空间的活动。在这样的建筑设计中,能够使得建筑平面控件得以延伸,增加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经济价值。要想实现这样的建筑高密度环境下的设计,需要使用先进、合适的建筑材料。玻璃、围栏等都是实现建筑空间分割与建筑空间衔接的良好材料,在某大型的办公建筑外,开设露天咖啡馆,建筑一楼外墙为透明的玻璃材质,以落地窗的形式提升建筑内部的视野,从建筑外部观看,建筑减弱了实体感与封闭感,并使室内使用空间的视觉得以延伸。

2、促进城市空间全面的利用

高密度环境的影响下,城市建筑造成城市空间直接的缩小,对密集空间进行实际的勘察和研究,对可以利用的空间范围进行了解,有效的利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生态之间的平衡。对建筑空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主要是指在高密度的环境中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进行垂直层次的累叠,能够有效的节省城市空间用地,并且在有效的空间内促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舒适,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高密度的环境中,采取填充和缝合的策略能够使得空间规划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如,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容,采取填充和缝合的方式,能够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联系,促使其形成更加紧密的整体。通过填充和缝合能够对建筑结构、功能等进行优化,促使建筑空间结构更加的完善,使得独立的局部形成一个整体。

3、重视人性化设计

当前的建筑学设计理念都是将“以人为本”摆在首位的,在城市建设的改造与调整中,都要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主要前提。对于城市的高密度空间环境而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距离感,但是对于开放空间的规划却与之背道而驰。当前这种高密度的建造环境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因此,应改变现状,通过对公共区域进行规划达到目的。比如,创建公共休闲广场、休息空间、公共艺术环境等,提升人民活动区域的舒适性与开放性,经规划小面积的艺术性营造来改善高层结构周边的环境。

4、增加城市建筑高度,降低建筑的密度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的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方式,通过居住高密度和公共低密度的有效结合,促进居住环境的改善,提高环境的舒适度。通过建筑高度的增加,促进居民区域的高密度,能够使得更多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共用地,建设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促进城市整体性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5、缩微化策略

为了处理城市高密度状况,就一定要认识到引起城市高密度现状的主因,由此选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以促进建筑学在这一问题中的使用。从原理上来说,城市高密度现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城市空间的改善、调整水平较低所造成的,因此,为了处理城市内生活质量和密集性之间的冲突,就一定要选取充满地方特点的结构风格,以风格化来降低高密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在城市内采取缩微化策略,把功能相同或类似的建筑结构实现合并,通过提高公共土地的使用率来处理城市高密度现状。

三、结束语

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崛起后,创造了快捷方便的生活条件。在当前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对建筑学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依据当前实际管控要求,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建筑行业管理中存在差异,可参照使用者的要求和实际空间情况进行设计。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筑平面的有序延伸、三维空间的扩展、实现人性化空间的应用、从城市角度入手、建筑空间和近地空间融合等入手,做好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确保各项举措的合理性,达到理想的设计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爱菊.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9(01):67-68.

[2]艾冬.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49):34-35.

[3]周建军,俞林辉.基于城市高密度环境进行建筑学思考[J].居舍,2017(19):161-162.

[4]谭成波.解析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江西建材,2014(19):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