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咯血33例临床护理分析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肺结核大咯血 33例临床护理分析探讨

刘莉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护理需求,评价优质护理干预辅助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n=66),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3)、观察组(n=33),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包括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情绪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组间计数资料健康教育知晓等指标占比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计量资料SAS、SDS评分均值比较,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疾病特点加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稳定患者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护理干预;情绪状况;护理效果

肺结核是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综合临床工作经验,此类疾病患者多伴有咳痰、发热、咯血等症状,其中咯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问题,主要是结核空洞内小动脉破裂所致。大量咯血情况下增加了患者失血性休克、窒息致死风险,所以对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积极影响,本文就我院患者为例进行护理方案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9-2020年,伦理委员会批准,均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n=66),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采取随机法进行研究对象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病例数一致。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最小45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7.80±5.60)岁。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最小46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8.2±6.50)岁。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组间性别分布、年龄均值等基线资料比较,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病情观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以上基础上配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1)咯血期护理。多数咯血期患者均有心慌、胸闷等症状,高压情况下患者有血压下降、休克等问题。所以,针对咯血期患者需避免血块卡住喉咙问题,辅助患者取合适体位,选择上肢血管建立静脉通道用药。咯血危急患者,拍击其背部促进积血排出。(2)心理干预。基于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性特点,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表现。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并理解其心理负担,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建立心理准备,维持患者治疗期间平稳心态,提高患者遵医配合行为。(3)饮食干预。大咯血情况下患者禁食,症状停止2h后食用流质/半流质食物,控制饮食温度,避免刺激患者。(4)健康教育。综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介绍疾病治疗、护理关键点、注意问题,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叮嘱患者定期复查,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记录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1]

1.4数据分析

基于SPSS19.0导入计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观察指标,计数资料以例(n)、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5fc9d4caa735b_html_c20175e3c343ac58.gif ±s)表示,进行(x2)和(t)检验。P<0.05——指标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计数资料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后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问卷结果见表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1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组间计数资料分析(n,%)

组别

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健康教育知晓率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33

1(3.03%)

32(96.97%)

33(100%)

对照组

33

6(18.18%)

26(78.78%)

28(84.84%)

x2


3.9952

5.1207

5.4098

P值


0.0456

0.0236

0.0200

2.2计量资料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情况见表2。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组间计量资料对比(5fc9d4caa735b_html_37f52fb9cdd3fee5.gif,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33

35.0±2.3

33.6±2.2

对照组

33

44.3±3.3

42.0±3.0

t


13.2816

12.9708

P


0.0000

0.0000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疾病,患病情况下常累及多个脏器,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肺结核伴咯血症状是常见并发症,属于急促突发病症,救治不及时患者有窒

息死亡风险。所以,需强化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工作。另外,综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救治预后。优质护理干预工作通过加强咯血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满足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需求,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上稳定和改善患者的情绪,从而促进患者预后[2]。初云玲研究指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病情严重,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遵医行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3]

本文结果与戴云琴,徐小明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4]

综上所述,予以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和燕.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162.

[2]李敏.整体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围术期中的临床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0,17(5):223.

[3]初云玲.优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4):140-141.

[4]戴云琴,徐小明.优质护理服务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