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6
/ 2

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分析

廖青山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深基坑施工中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运用的理论参照,为现场建设施工任务的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深基坑;降水施工;降水效果控制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类型的深基坑建筑施工也随之开展,在城市高层建筑施工中,为确保基坑稳定性,选择了降水施工技术作为保障。选择合理的降水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深基坑结构稳定性,也能在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性上得到保障。下面将从降水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手段进行探讨,提升深基坑施工整体效率与安全性,促进结构施工达到最合理的状态。

1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1降水技术

深基坑施工中,对于降水施工技术的运用,首先,是降水功能的体现,深基坑降水技术主要采取排水截水措施。在城市密集的建筑物中,基坑降水施工难度较大。针对深基坑进行结构施工时,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将会影响到整体结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地下工程安全。截水措施主要是通过截水沟的走向优化,达到地下基层最佳排水效果[3]。通过这种措施,能够针对地下水达到治理效果,也能对周围建筑物基层部分的安全性进行提升,在应用该种降水技术时,要针对基层的建筑结构情况做出了解,考虑是否适合使用这一技术手段。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排水措施,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地下水进行控制。如果在基层支护施工时,发现地下水的水位较高,则采用地下水抽取的形式,降低含水量。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的稳定性。也可以在深基坑支护区域中,根据所设计的施工图纸方案,完成现场井点管施工,这样能够对地下水进行抽取,从而使地下土层水位达到稳定的状态。该种技术手段可以应用在基坑涌水与漏水的治理中。通过深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使深基坑支护施工能够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完成,这样既能提升深基坑的结构稳定性,对于边坡以及其他高危区域也能达到最理想的防护状态。

1.2地下水位控制

深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围护和降水措施会影响地下水,降水可以减少坑内含水量防止突涌提高施工安全,使得整体施工效果提升。受地下水位影响,深基坑工程施工面临着稳定性差,且潮湿泥泞的环境,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营造出相对干燥的地下施工环境。一方面,提升整体施工安全质量,另一方面,开展地下水位控制,也能加快机械作业效率。针对深基坑施工中周围的地下水进行水位控制,一方面,能够保障施工在干燥的环境中开展;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由于基层流沙突涌问题产生,从而导致深基坑的整体防护效果下降。地下水位控制是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随着施工任务开展,地下水位控制也要不断深入进行。采取动态控制方法,对地下结构施工达到整体防护效果。完成地下水位控制后,深基坑中的物理力学特征能够得到提升,可以减少在深基坑结构施工中土层发生变形,使土壤的整体强度增强,后续施工建设任务开展也能达到更理想的状态,避免施工中受到影响。

1.3洗井技术

这一技术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用是用来清理井管底部分沉积积攒的砂石,以防井管空隙出现淤堵的现象。这一技术的操作通常需要保证三个台班的时间甚至更多,直到水清以后才可结束洗井操作。完成洗井技术之后,则需利用单井试抽水,假如抽水量达不到预期,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以便有效提高抽水量,如果没有出现预期降水情况,则必须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以防深基坑降水效果受影响。

1.4安装水泵

深基坑井底往上1.5m的位置,吊装泵管以及潜水泵装置,待完成施工之后,连接电源,每一个降水井都要有配套的泵、闸以及漏电保护,全面检查降水用到的机电制动抽水装置,防止影响降水操作,有效改善水泵运行效率,配合使用机电保护装置,确保水泵运行环境安全良好。

1.5安装排水管

在进行深基坑降水操作期间,在基坑边缘处,安装排水管沟,对深基坑降水井内的管道进行汇总,采取集中排水的方式,并且工作人员还可以实时监测深基坑降水装置的排水情况,另外深基坑降水井的水管,如果还存在过路问题,还要保护好排水管(可以凿个小沟槽),确保过路段水管的质量满足要求,避免重载车辆碾压路管,排除渗漏的情况。

2.深基坑施工中降水效果的控制策略

2.1科学选择施工材料

深基坑施工期间,要想确保降水井的运行质量,必须要保证降水管材的质量与强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保证降水管材的强度与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另外,还需要提供对管材强度以及透水性试验的检查。通常而言,滤网都会使用60目优质滤网并且一定要经过有资质检测部门的检测以后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以外,选择的滤料也一定要经过严格筛选方可使用,保证滤料级配与含泥量符合规定指标。

2.2提高降水效果的检测

第一,在深基坑降水施工之前实施统一测量。在降水施工开始之后,一定要检测井内的水位情况,在抽水以后每隔十分钟都需要测量一次,直到水位保持稳定之后,即可每隔2到3小时进行一次检测;如果水位与水量接近设计标准的时候,就可每隔一天检测一次。

第二,假如降水井当中的水位保持稳定,但是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水位下限值,此时便需要提高水泵出水量,以确保水位达到设计深度。

第三,每次检测水量与水位都一定要做好记录,并且还一定要整理好记录的数据和工况,绘制出水位深度、时间以及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以便更加清晰地分析水位变化趋势,推测水位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要想保证降水操作不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降水工作一定要做到均衡进行同时还一定要确保抽水的连续性,严禁突击降水的情况。并且在降水期间一定要监测好周边环境变化情况。因为降水时间比较长,降水操作将会影响地下水的均衡关系,此时就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所以,监测工作非常关键。

2.3处理各种质量问题

首先如果在深基坑当中发现不明来源的水,必须即刻停止基坑开挖工作,同时做好引流回填处理,之后在查找出这股水的来源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断流方式。此外,还一定要加固好出水区域内的基坑侧壁,通常选择小导管注浆、局部土钉补强等方式进行,直到基坑侧壁稳定以后方可开挖。其次,针对减压降水导致的地面沉降现象,通常可选择如下几种方式进行:尽可能减少临近建筑物以及靠近管线的深基坑中的减压井抽水时间,综合具体要求实施短时间的降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跟踪监测坑内外降水井的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立即调整抽水井的数量,及时控制抽水量。与周边环境监测相关的各种文件资料要及时上报到项目部,以便相关的图表的绘制,为降水工作做好指导,确保深基坑开挖的安全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如果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连续渗漏或是严重渗漏情况时,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封堵措施,避免渗漏量过大引起基坑外侧地层下降坍塌。

结语:综上所述,在深基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基层的水文地质监测。管理人员更要充分了解到深基坑施工中可能会潜藏的风险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确保深基坑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早期预防,避免问题继续严重,这样才能在施工中更好地提升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康轩, 黄文兵. 关于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地下水降水施工关键技术探索[J]. 华东科技(综合), 2019, 000(011):1.

[2]周乐木, 孙开武, 殷源,等. 大锚锭超深基坑降水施工关键技术及监测分析[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0, v.37(02):114-117.

[3]李建雄, 孟斐, 卢振方,等. 深基坑桩锚支护后旋喷综合止水帷幕技术经济分析研究[J]. 土木工程, 2019,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