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剖腹产产妇围产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探究对剖腹产产妇围产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华薇健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 江苏无锡 21411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围产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剖腹产分娩的产妇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01月期间于我院剖腹产分娩的94例产妇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产妇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的47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行优围产期针对性护理的47例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围产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剖腹产分娩的产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还可以获得产妇对护理的认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围产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剖腹产;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随着我国逐渐开放二胎政策,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人口的增长,这也使得产妇的数量大幅提高。而随着现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产妇倾向于通过剖腹产的方式进行分娩,这样能够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减轻产妇的痛苦。然而,剖腹产将会对产妇的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而且产妇在术后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下肢静脉血栓,该并发症将会给产妇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将围产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剖腹产分娩的产妇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01月期间于我院剖腹产分娩的94例产妇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产妇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的47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行优围产期针对性护理的47例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2岁到41岁,平均年龄为29.4(s=5.2)岁;孕周为38周到42周平均孕周为39.4(s=0.4)周;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3岁到40岁,平均年龄为28.8(s=5.0)岁;孕周为38周到41周平均孕周为39.3(s=0.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差异(P>0.05)。

1.2方法

将常规围产期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产妇,主要内容为协助检查、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护理等。对观察组产妇则实施针对性围产期护理,主要内容为:首先,在术前需要详细了解产妇的基本资料、检查结果以及各项体征等信息,然后告知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出现的主要症状以及预防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使产妇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其次,在术中需要帮助产妇调整合适的体位,密切监视其生命体征。并且,对产妇加强安抚,使其可以保持平稳的精神状态。最后,在术后需要观察产妇的体征变化,尤其是要多加注意观察产妇下肢皮肤的颜色以及温度,并为产妇抬高下肢,进行适当按摩和翻身,用热水进行泡脚,促进产妇下肢血液循环。并且,指导产妇进行合理床下运动,促使产妇合理运动。同时,指导产妇多进食流食、多饮水以及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产妇接受护理的过程中,统计并记录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同时,在产妇出院前,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表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开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5fdffda0f3243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P<0.05表明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47

28

17

2

95.74

对照组

47

22

16

9

80.85

5fdffda0f3243_html_375801081d4ab9e6.gif

/

/

/

/

5.045

P

/

/

/

/

0.025

2.2对比两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产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产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为14.89%。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5fdffda0f3243_html_375801081d4ab9e6.gif =4.919,P=0.027)。

3讨论

剖腹产也被称为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为产妇完成分娩。对存在妊娠期并发症、胎位不正、软产道异常、难产等问题的产妇,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分娩有着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幅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2]。但是,手术作为侵入式操作,必然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创伤,这就导致产妇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差。再加上产妇在产后需要卧床休养,产妇由于缺乏运动,就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问题,将会引发产妇出现行动受限以及下肢疼痛等多种问题。所以,就需要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避免产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3]

通过对产妇实施针对性围产期护理干预,将能够对产妇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这样就能够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增强产妇的遵医意识,促使其可以加强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自我防护。同时,还可以提高对产妇的护理针对性,加强对产妇的了解,对产妇在产后实施良好的预防性护理,指导产妇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产妇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并可以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避免产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问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产妇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围产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接受剖腹产分娩的产妇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对下肢静脉血栓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还可以获得产妇对护理的认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莉. 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v.3(3):180-181.

[2]郭美军, 孙萍. 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 26(3):531-532.

[3]赵新莉, 范利. 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22):76-78.

[4]郭丽敏. 针对性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 v.26(1):193-194.